-
日期: 2025-08-16 |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在峨旅股份公司的叁大核心業務之外,曾定位為新經濟增長點的演藝項目《只有峨眉山》引發關注。財報顯示,其整體經營不及預期。
多年來,圍繞《只有峨眉山》的評價壹直眾說紛紜。王京表示,其游客反饋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她見過有人深受觸動,甚至熱淚盈眶;亦有不少游客表示難以理解,感到“不知所雲”。她認為,該劇立意雖好,但對不少外地游客而言,在缺乏本地文化背景的情況下,僅通過壹個多小時的表演要理解深層內涵確有困難。
據財報,《只有峨眉山》文化演藝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主體為峨旅股份公司的子公司峨眉山雲上旅游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上旅投”),峨旅股份公司持有雲上旅投40%股權,為其控股股東。2025年上半年,雲上旅投實現營業收入846.5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57.61萬元;實現淨利潤-1613.83萬元,較去年同期減虧1106.71萬元。
《只有峨眉山》項目已於今年6月15日起暫停演出。有知情人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該項目為企業市場化投資,體量較大,對場景演繹要求高,需要維持的演繹人員隊伍龐大,其票房不足以覆蓋企業運營及資金成本。“現在《只有峨眉山》只是暫停演出,下壹步優化升級後,將以全新的方式回歸到游客面前,‘演藝經濟’依然是峨眉山下壹步發力的重點。”
消費意願正在發生變化
近兩年,閔勇在帶團時發現,現在來峨眉山的游客消費意願正在發生變化,游客的消費更趨理性,信息獲取渠道也更加多元。過去游客多以滿足“打卡”需求為主,現在則更注重體驗感。“這要求我們導游不僅要傳遞知識,還需提供更高的‘情緒價值’。”閔勇表示,“我們現在正向服務型導游轉變。”
王京也發現,游客在景區內消費的意願比過去弱了。她說,過去游客到景區幾乎都會產生贰次消費,但現在不管是個人游客還是團隊游客,在購買旅游紀念品或當地土特產等消費上的支出普遍有所減少。
不過,更令王京擔憂的是峨眉山文旅產品老化問題。她指出,自2006年金頂寺廟建築群落成近贰拾年間,景區新增的重大文旅產品僅有《只有峨眉山》壹項。若拋開該項目,峨眉山近贰拾年並未面向游客推出其他重大旅游產品,產品急需升級迭代。
峨眉山的交通擁堵問題和高票價壹直都是社交媒體議論的焦點。
王京和閔勇在實際帶團中都曾頻繁遭遇交通擁堵困擾。王京表示,游客在某壹個時間段爆發時會很擁擠,極大影響游玩體驗。閔勇也提到,旺季排隊乘坐索道時,排隊“往往3小時打底”,他呼吁提升景區交通運力以改善游客體驗。
票價方面,中國新聞周刊在峨旅股份公司官方微信號上查閱獲悉,峨眉山門票為160元,全山往返交通為90元,金頂隧道往返票共120元,再加上保險,單人全價票為380元,若再加上萬年索道上下票,則達到490元壹人。壹個肆口之家僅門票及景區內交通支出就可能接近2000元。
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特聘專家王笑宇研究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峨眉山進山游客的減少有叁重背景:壹是當前游客偏好趨於就近化、短途化,旅游半徑縮短;贰是消費理念轉向追求高性價比;叁是峨眉山傳統觀光模式自身面臨升級壓力,現有產品與體驗未能跟上新壹代游客需求的迭代。
王笑宇認為,峨眉山本質上是資源依賴型“觀光驅動”產品,但如今消費者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對“性價比”和“好體驗”要求更高,景區必須提供價值明確、亮點突出且可持續更新的核心產品方能保持吸引力。他說,峨眉山本身已觸及年客流量瓶頸,單純依賴傳統觀光模式增長空間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峨旅股份公司,近期,上市文旅企業陸續發布半年業績預告,整體業績普遍承壓。在已公布預告的20余家上市文旅企業中,超半數陷入虧損困境。例如,長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預計上半年營收約2.35億元,同比下滑約7.48%;淨利潤由盈轉虧,預虧158萬元至258萬元。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預虧1300萬元至1690萬元。擁有“頂流景區”的張家界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也預虧3000萬元至3600萬元。
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黃璜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從出游率和整體需求看,國民旅游意願仍在提升。當前國內旅游消費更趨理性,游客愈發注重性價比與內涵價值高的產品。但當前國內部分大型旅游企業及5A景區深陷“門票經濟”思維,視其為壟斷性、無需創新的“舒適區”,這種惰性與路徑依賴亟待破除。
“景區不應該單純靠門票賺錢,需要降低門票門檻,通過豐富活動和產業鏈來實現收益。”黃璜解釋說,“游客天然對高門票有抵觸心理。”不過,他同時強調,評價旅游產業健康度,不能僅看個別上市公司的營收表現,更應從“全域旅游”視角,考量其對整體社會經濟效益的貢獻。-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