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8 | 来源: 香港01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职业背债案涉及庞大的中介网络,甚至有人则专门对接银行内部人员。图为示意图。(路透社)
实际所得与风险
然而,背债人实际到手的报酬与风险并不成正比。报道列举上海案例显示,中介抽走约六成贷款金额,背债人分得不到四成。陶天透露,他背上200多万元债务,实际只拿到不到20万元,“原本约好五五分成,但钱都被他们套走了”。
不仅如此,背债人还需面临刑责。据《第一财经》引述北京市天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聂成涛表示,中介透过虚构材料、夸大资产价值套取银行贷款,已涉嫌构成贷款诈骗罪,并可能涉及伪造证件罪。职业背债人虽被诱导,但同样需为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数额较大的贷款诈骗可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则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判十年以上至无期徒刑。近期披露的案例显示,组织背债的中介多被判刑十年以上,而背债人则被判处两年至三年不等。-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