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19 | 来源: 蓝鲸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而在男频这一概念盛行之前,以大男主为戏眼的"男人戏"同样是男频爆款的高发区,不乏一年多部高收视率、高口碑的产出,题材方面又以武侠小说改编剧、古装剧、战争剧、年代剧为主。
比如以"神仙打架"的2005年全国收视率前十电视剧为例,既有历史向《汉武大帝》,也有战争剧"大男主"李云龙(《亮剑》)、古装悬疑"大男主"宋慈(《大宋提刑官》)以及武侠双男主故事《小鱼儿与花无缺》等,《亮剑》更是拿下全国收视率亚军,仅次于《京华烟云》,但稳定的复播率却也令该剧有高度的长尾效应。
由此可见,男频并非没有观众市场。那么,为何如今的男频市场中,男频剧却面临爆款凋敝,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最为核心的一点,还是剧本质量走低的改编难问题。文学性走低、缺乏情感共鸣与价值深度、强爽感过度、注水过度等,直接影响到男频剧的改编投入尤其是特效、视觉等方面的呈现。如何去水化、去套路化,也成为男频剧直面的一大难题。
毕竟,与以年为单位、烧钱做特效产出的动画有所不同,像《斗罗大陆》动画至今十年因还原度、精致的特效等仍未下神坛,被戏称为腾讯视频的"养老保险",但2021、2024两部剧版均口碑稀烂,除了演技、剧情被诟病外,特效更是被吐槽"页游广告"。
另一方面,男频的存在之初便是男性审美占据主导地位,大世界观、快节奏、低门槛、强爽感以及恶俗黄梗、后宫向、赘婿逆袭流等标签均是男频特色。但在男频剧面向大众市场的过程中,这些男性爽点却不乏为"雷点",面临着缺乏男女通吃的剧情锚点问题,如若把握不好"度",便容易翻车,得罪两方阵营。
2021年,愤怒的香蕉(《赘婿》作者)就曾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一部男爽剧,为什么有女观众觉得需要剧需要她们?剧本身最大考虑受众群体是原着书粉,其次再出圈,原着书粉又是男性为主"。但客观现实是,男频剧集热度、口碑于一体的前提,恰恰是男女观众比例的"营养均衡"。比如《庆余年》男女观众比在4:6左右,《狂飙》男女观众比例也趋近五五开。
此外,流量型男主成为男频挑大梁的优选,却往往难以挑起大男主之任。
比如流量男主的飞升几乎依靠女频爆款,在男频却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演技、长相、气质都要经受更为苛刻的审判。比如早年间杨洋主演的《武动乾坤》,就因演技、剧本改编成为扑街代表,而今王鹤棣主演、热度高但口碑崩盘的《大奉打更人》也是如此;即便是非偶像流量派的雷佳音,主演《长安的荔枝》也在今年同样扑街。
说到底,真正做到无短板、全方位砸出水花的新男频剧,也不过是演技与剧本均相对扎实。
03男频剧怎么打翻身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