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0 | 来源: 科普中国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一项涵盖近 4.7 万对夫妻的大型调查研究表明,与伴侣共处的二人世界时间能够大幅度提升双方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同时还有降低压力的作用。
但是,工作、家务和育儿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夫妻的共处时间,比如双职工夫妻每天与伴侣共处的时间比单职工夫妻少 40%,育有子女的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非父母少 58%,只有在孩子 18 岁以后,他们的共处时间才回升到非父母的 80%。
所以,“太忙了”就是婚内孤独感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
2亲密行为的减少
在心理学中,伴侣之间的亲密行为主要分成两种,第一种是肢体亲昵行为(Physical affection),指的是牵手、拥抱、亲吻、依偎和抚摸等表达爱意和依恋的行为,而另一种则是性行为(Sexual activity)。
大家都知道,夫妻之间需要保持一定频率的性行为,因为这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求,也是维系一段健康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造成孤独感最重要的原因并不是性行为的频率降低,而是肢体亲昵行为的减少。有研究发现,伴侣之间的肢体亲昵行为越多,对关系的满意度也就越高,吵架也会变得更容易和平解决。
这是因为拥抱和亲吻等亲昵行为,能够有效促进体内催产素(Oxytocin)的分泌,这种激素也被叫做“爱情荷尔蒙”,具有提升亲密感、安全感和依恋感的作用。而当催产素的水平长期较低时,就会让人感到与伴侣之间缺乏亲密的联系,从而体验到孤独感。
3被手机夺走的注意力
回想一下,你多久没和伴侣一起吃饭时,放下手机开开心心地聊天了?
心理学有一个新词,叫做 “Technoference”(技术干扰),是 technology(科技)和 interference(干扰)的组合词,指的是技术设备(手机、电脑、电视等)对人际互动的侵入和打断现象。
有研究发现,夫妻双方刷手机的次数往往与不太积极的面对面互动有关,而且参与研究的大多数夫妻都认为,手机经常打断他们与伴侣之间的互动,而打断次数越多,他们感受到的亲密度和关系质量也越低。
虽然任何会干扰伴侣交流的因素都会产生同样的影响,但是在如今的时代,刷手机带来的影响显然是最普遍的。很多时候,孤独感的爆发,可能就是出现在想和对方好好说说话,而对方一边刷手机,一边敷衍地回应。
4缺乏独处能力
有时候,在亲密关系中感到孤独,并不一定是关系出了问题,而是自己缺乏独处的能力,也就是一种愿意主动选择独处,并且能够感到安全和舒适的能力,而不是被动地一个人呆着。
因为无论是否处在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情感需求有一部分来源于他人,但也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自我满足的,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自我分化(Self-differentiation),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在情感与理智、自我与他人之间保持清晰边界的能力。
不同自我分化程度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对伴侣的情感需求程度也会不一样:
低分化者:边界感较为模糊,高度依赖对方来获得安全感和情绪稳定,一旦对方的关注减少,就会感到被忽视和抛弃,从而体验到孤独感。
高分化者:能够保持清晰且有弹性的边界,既能享受与伴侣的亲密,也能在独处时感到舒适,甚至能从独处中获得成长。
因此,当我们在婚姻关系中感到孤独,也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自我分化的程度,当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向伴侣索取情绪价值,而缺乏自我满足的部分,就可能是自我分化程度偏低所导致的结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