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1 | 来源: 留学生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留学生 | 字体: 小 中 大
小文的遭遇并非孤例,类似的诈骗手法在留学生群体中屡见不鲜。上海市反诈中心数据显示,近年来境外留学生被骗案件频发,受害群体主要集中在00后,平均年龄仅22岁,最小的17岁,最短的“出境到被骗”间隔只有1天。如何识别骗局、避免孤立、及时求助,已成为留学生必须掌握的必修课。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骗局漏洞百出,坚信自己不会被骗。但是无论学历高低,经验与否,套路千千万,可能只是没遇上你会上当的骗局罢了。与其事后追问逝者的选择,不如把更多精力放在防范未然。
那么各位留学生该如何识别诈骗、保护自己呢?
这里替大家总结了以下三步:
第一步:识别诈骗套路——保持高警惕公检法机关、使领馆不会通过电话或微信办案,也不会要求缴纳任何“保证金” 。
“签保密协议”“不能告诉家人”是常见的心理操控手法,务必警惕。
如对方要求安装远程监控软件,该极有可能是隔离与精神控制工具,必须坚决拒绝。
第二步:自我保护——切断孤立路径遇到可疑事件,第一时间告知父母、同学或老师,不要被网络孤立。
保持证据完整:包括通话录音、聊天截图、付款截图等,这些都是报警的重要凭证。
不要轻易下载陌生软件或加入其线上监控群,一旦操作即可能失去控制权。
第三步:紧急处置——快速行动保全安全一旦涉及资金往来,立刻挂断来电,拨打学校安全办公室、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领馆或当地警方核实;不要回拨可疑电话。
若已发生转账,应立刻联系银行尝试冻结资金,并尽快报警。
在海外紧急报警的同时,也应向国内户籍地公安机关报案,形成跨境联动。-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