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1 | 来源: 真实故事计划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曾华同意了。她想,只是多一个座位,没什么大不了。后来,为表示感谢,钟某川父母偶尔送来水果和腊肠,通常只是把东西放在门口,按响门铃便离开了。
三年来,钟某川一直和潘某优乘同一辆车上下学。在得知凶手身份那天,曾华的第一反应是自责。如果自己三年前没有搭讪男孩母亲,如果自己没有顺势答应接送男孩,是不是就不会有女儿的如今?
与人方便的善因,招致最大的恶果。曾华始终不解:自己好心帮忙接送钟某川,为什么他却要向女儿下手?
对曾华来说,来之不易的潘某优曾是一家人生活的中心。女儿出生后,她的全部生活围绕女儿。丈夫放弃打工,自己开了一家小模具工厂。收入虽然不多,但时间更自由,可以随时接送、陪伴女儿。
得知同小区的男孩和女儿同班时,曾华作为一个满怀爱意的母亲,向女儿的同学释放善意。也许,她还希望能成为女儿的模范,躬身行善。
曾华走不出哀恸。女儿好像仍停留在她的生活里,她不放手。仍有许多种女儿的联系方式供她使用,例如做梦、烧纸、遗物,还有她的旧手机、微信、同学录、抖音点赞。
登录女儿的微信,曾华看见同学们的消息,从出事后一两天的不可置信,到随后的缅怀。有一个同学在朋友圈玩游戏,点赞后得到发起人的一句印象评价。曾华忍不住用女儿的微信点了赞。
同学回复了她,“一个很好很好的女孩。”
女儿去世的第3个月,曾华连笑都不敢。忘记悲伤,于她像是背叛。最近她第一次微笑,是看着面前的年轻女律师,失神在幻想里:优优长大后也会这么美丽,在自己的工作中出色。
当面聊天的间隙,曾华突然说,“我女儿的手跟你一样,也是细细长长的。”她找出女儿的照片,“你看,是吧?又细又长,她真的很会长。”
她每天睡在女儿的房间,钻进她的蚊帐,抱着她的被子。那块薄被是女儿在幼儿园时就盖的,到中学,变成了每晚抱着入睡的情感寄托。王慧敏记得,有天女儿跟她炫耀说,“我有小被被,妈妈你没有。”现在,它变成妈妈的了。
图|潘某优和母亲的搞怪照
从4月开始,曾华关注社会上的伤人案件。最近一条新闻格外令她难过:7月6日,云南曲靖,15岁的女孩被同村14岁男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杀害。她想,自己长大的80年代,孩子们很单纯,是不是今天的未成年,摄入信息多,心智早早就成熟了。
事发之后,曾华没再见过钟某川一家。有人传播,潘某优遇害,是因为与钟某川曾有恋爱关系。王慧敏坚决否认这种可能。在家中,她感觉女儿有任何事情都会和父母交代。即便有三年的接送往来,他们也从未听女儿提起过钟某川。她认为女儿优优和钟某川是两种人,在学校,两人坐得也远,更不会有什么交集。
曾华心中始终有一则善恶的衡量:初三的女孩、男孩,成绩的好坏,早夭和漫长人生…… 尽管只用“恶魔”和“恶魔家属”代指凶手,曾华不愿讲男孩的坏话,只说,“女儿在我心里,我真的想不到她哪里不好。”
曾华选择用传统的方式处理优优的身后事,放焰口、超度。
超度是为了消灭苦业。曾华希望,女儿去到另一个世界,不再疼痛。26刀之后,女儿毁了容,眼睛一直睁开着。女儿身受的痛苦,是曾华忘不掉的。对老家93岁的爷爷,曾华夫妇始终没敢开口女儿的近况。
女儿走后,曾华已不吃肉。小时候农村家里杀鸡,父母叫她抓着腿,然后把鸡脖子的毛拔掉,一刀割脖子放血。女儿身上的26刀中,也有一刀深深扎进脖子的动脉,造成大量失血。从此,每一块被杀生的肉,都好像是自己女儿的肉一样。-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