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4 | 来源: BBC中文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俄罗斯 | 字体: 小 中 大
从军事角度来看,一枚导弹要真正被归类为“高超音速”,就必须在飞行过程中具备机动性。换句话说,发射导弹的军队需要它能够以突然且不可预测的方式改变航向,即使在以极高的速度冲向目标时也是如此。
这使得拦截难度极高。大多数陆基雷达直到导弹飞行后期才能侦测到高超音速导弹。
“透过在雷达视距内飞行,它们可以规避早期探测,并且可能只在飞行末段出现在感测器上,从而限制了拦截机会,”华盛顿特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导弹防御项目研究员帕特里恰·巴兹尔奇克(Patrycja Bazylczyk)说道。该计画的部分资金来自美国政府机构、国防工业公司和其他机构。
她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加强西方的天基感测器,这将克服地面雷达的限制。
2024年11月,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锆石”(Zircon)击中基辅的一栋居民楼后,人们观看其残骸
在即时战争场景中,遭受攻击的国家也面临着一个令人恐惧的问题:这是一场核攻击还是常规攻击?
“高超音速武器与其说是改变了战争的本质,不如说是改变了作战的时间框架,”前皇家海军指挥官、防空作战专家汤姆·夏普(Tom Sharpe)说。
“追踪敌人、向其开火,然后在后期机动导弹以打击移动目标(舰艇的巨大优势)的基本操作与以往的导弹(无论是弹道导弹、超音速导弹还是亚音速导弹)并无二致。同样,防御方追踪并干扰或摧毁来袭高超音速导弹的要求也与以往相同,只是时间更短了。 ”
有迹象表明,这项技术正引起华盛顿的担忧。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称:“美国国防官员表示,地面和现有的天基感测器架构不足以探测和追踪高超音速武器。”
然而,一些专家认为,对高超音速技术的某些炒作有些过头了。
炒作是否过度了?
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国防智库的西达尔特·考沙尔博士(Sidharth Kaushal)认为,这些导弹未必能改变游戏规则。
“导弹的速度和机动性使其在打击高价值目标时具有吸引力,其撞击时的动能也使其成为打击加固地下目标的有效手段,而这些目标以前可能难以用大多数常规弹药摧毁。”
尽管导弹的飞行速度是音速的五倍甚至更高,但仍有一些防御措施可以防御它们——其中一些措施是“有效的”,夏普先生认为。
首先是增加了追踪和探测的难度。 “船舰可以不遗余力地保护自己的位置,”他补充道。
“商业卫星提供的模糊卫星影像只需比实际时间晚几分钟,就无法用于目标瞄准。让卫星瞄准解决方案保持最新且足够精确,以用于目标瞄准,既困难又昂贵。”
但他指出,人工智慧和其他新兴技术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这一现状。
警惕俄罗斯威胁
事实上,俄罗斯和中国在研发这些武器方面已经抢占了先机。 “我认为中国的高超音速计画……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担忧,”弗里尔先生说。
但他补充说:“谈到俄罗斯,我们或许应该对他们的言论更加谨慎。”
2024年11月,俄罗斯在乌克兰第聂伯罗(Dnipro)的一个工业基地发射了一枚实验性中程弹道导弹,并将其用作实弹试验场。
乌克兰称该导弹的高超音速飞行速度达到11马赫(或8439英里/小时),并被命名为“奥列什尼克”(Oreshnik),俄语意为“榛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