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4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編者按】
微短劇行業內容創作的多元化與精品化趨勢日益明顯。澎湃短劇頻道x有戲欄目推出“微劇評”專欄,攜手高校專業力量,借助派生萬物開展AI共創,探索微短劇文藝評論的新視角。本篇聚焦荒野求生與重生題材微短劇《逃出絕命島》。
制作 海南芙浚網絡科技/主演 於雷、耿池蘇、栗青、周碩/集數 51
在短劇市場日益繁榮的當下,《逃出絕命島》以其獨特的設定和大膽的嘗試,試圖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中闖出壹片天地。該劇通過AI技術合成怪物形象,無疑在制作層面為低成本驚悚類型開辟了新路徑。技術不再是敘事的附庸,而成為塑造恐怖的主角,這壹創新之舉值得肯定。然而,在深入觀看後,不難發現這部短劇在諸多層面存在著壹些問題。
劇集開場,林婧在壹場詭異的夢中,看見怪物從天而降,眾人慘死,她被好友李天逸拋棄、被趙彤彤嘲諷,最終被怪物吞噬。夢境驚醒,她發現自己正躺在游輪的甲板躺椅上,陽光明媚、派對喧囂,壹切如常。她試圖講述夢中即將發生的災難,卻被眾人視為笑談。然而不久,游輪的引擎果然故障,擱淺在海圖未標記的荒島上,這個島上沒有信號,地形也原始封閉,林婧驚覺現實中的壹幕幕正與詭異夢境重合……
人物形象塑造上,女主角林婧的重生設定本應是壹大看點。但在實際呈現中,面對困境,林婧大多時候只是在原地打轉,自救手段有限,且過度依賴身邊人提供幫助。當試圖提醒他人危險時,也僅僅是無力地重復 “有怪物,快離開”,缺乏更有效的溝通和應對策略,使得這壹角色的主動性和智慧大打折扣。而劇中配角的形象塑造同樣問題突出,部分配角無腦與惡毒的設定過於極端。在面臨生命威脅的荒島環境下,依然固執地嘴硬否認怪物存在。這不僅違背了人性基本邏輯,更使恐怖片最重要的“代入感”土崩瓦解。
情節設置上,《逃出絕命島》也存在壹定問題。“狼來了” 的情節被過度使用,林婧壹次次地提醒眾人有怪物,卻因重復次數過多導致大家對她失去信任,最終部分配角為此付出生命代價。這種試圖營造不聽勸告自食惡果的情節模式,雖然在壹定程度上可以推動劇情發展,但由於運用頻率過高,使得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削弱了情節的緊張感和吸引力。觀眾在不斷重復的情節中逐漸失去新鮮感,難以保持對劇情發展的期待。
不過,該劇並非毫無亮點。結尾設計采用銜尾蛇式結構,在短劇中實屬罕見。銜尾蛇這壹古老符號象征著循環、無限與回歸,為故事賦予了獨特的哲學意味。通過這種結構,劇情在結尾處形成閉環,給觀眾帶來意想不到的反轉與思考,使整個故事跳出了常規的線性敘事框架。這壹巧妙的設計不僅展現了創作者的獨特構思,也為短劇在敘事結構創新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
《逃出絕命島》在短劇發展進程中做出了勇敢嘗試,AI技術運用和獨特結尾設計展現了其創新壹面。但人物形象塑造的單薄以及情節設置的不合理等硬傷,也限制了它的進壹步發展。技術革新永遠不能替代敘事本體的堅實與深刻,AI生成的怪物或許能暫時刺激觀眾的視網膜,但真正令人戰栗的恐懼,永遠源於對人性深度的挖掘與呈現。希望未來短劇創作者能在借鑒其創新元素的同時,克服這些問題,創作出更多高質量、有深度的優秀短劇作品。
作者:劉禹佳 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科技與管理學院24藝術管理MFA
指導教師:易非
技術支持:派生萬物-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