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4 | 來源: 澎湃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新華社東京8月24日報道,韓國總統李在明23日到訪日本(专题),並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會談。這是李在明6月就任韓國總統後除參加國際會議外的首次出訪。他將在24日結束訪日行程前往美國,這被認為打破了韓國總統上任後優先訪美的慣例。
分析人士認為,曾經在涉日問題上表態強硬的李在明,打破慣例先訪日,背後既有其從在野黨領袖變成國家領導人的內政因素,也有與日本共同應對美國在關稅和安全問題上施壓的外交需要。但從長遠來看,日韓之間的歷史問題難以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未來仍將長期影響兩國關系。
對日態度轉變
李在明與石破茂在23日的會談中就加強安全領域戰略溝通、推動氫能和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等壹系列議題達成共識。會談後發表的共同文件是兩國時隔17年再次就首腦會談成果發表共同文件。
6月4日,在韓國首爾,李在明在韓國國會發表就職講話。新華社發
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魏聖洛24日就此次會談表示,雙方小范圍會談的時間大幅超出原定計劃,意味著兩位領導人都認為兩國需共同應對的課題很多。
李在明過去曾就歷史等問題多次批評日本,並稱時任韓國總統的尹錫悅對日“友好”是“屈辱外交”。但他就任韓國總統後,對日態度出現明顯變化。6月赴加拿大(专题)參加柒國集團峰會期間,李在明便與石破茂舉行了首次會談,聲稱要管控分歧、發展面向未來的兩國關系。
李在明19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專訪時表示,韓日雙方不能糾結於歷史問題,需找到互惠互利的方法並擴大合作領域。他甚至就過去曾強烈反對的2015年日韓“慰安婦”問題協議辯稱,“這是國家之間的承諾,(協議)不應推翻”。對於自己的態度轉變,他解釋稱,在野時需要“斗爭”,但如今執政了就要“展現包容力”。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韓國進步派的代表,在歷史問題上要求日本承擔責任,是李在明的政治理念,在野時需要通過批評日本展現自己與保守派的差異。
共抗美國施壓
據報道,韓國總統就任後首次外訪選擇美國是慣例,李在明是日韓邦交正常化以來首位先訪日本的韓國總統。美聯社認為,日韓當前都面臨來自美國的壓力,李在明先訪日再訪美,有助於他更好地准備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的會談。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在貿易和防務等問題上持續對日韓施壓。兩國都是美方加征關稅的重點對象,美國還多次要求日韓增加國防開支並為駐扎其各自境內的美軍提供更多經費。
日本同志社大學教授吉田徹認為,日韓提前協調立場可對美國形成壹定壓力,兩國如就經濟和安全問題達成壹致,韓國將可能在與美國的談判中擁有更大話語權。
韓國峨山政策研究院研究委員崔恩美指出,石破茂已與特朗普舉行過會談,事先聽取其意見有助於李在明應對與特朗普的會談,此次韓日首腦會談也成為兩人就如何應對高度不確定性的特朗普政府進行交流的機會。
從日本方面看,維持並拉近日韓關系同樣受到期待。石破茂23日對李在明首先訪問日本表示“令人鼓舞”。日本接待李在明到訪,很快還要迎來其他國家領導人訪問。日媒分析,壹系列外交活動如能成功舉行,將為石破茂執政加分,大大緩解執政黨自民黨內因國會眾參兩院選舉先後失利而要求他下台的壓力。
歷史恩怨難解
李在明在接受《讀賣新聞》專訪時說,韓日之間最大的難題是歷史問題。雖然他此次訪日時沒有拿歷史問題說事,但分析人士認為,從長期來看,歷史問題仍是日韓關系中的壹大不穩定因素。-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