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4 | 來源: 說歷史的老牢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德雲社的接班問題,這些年壹直是觀眾茶余飯後的熱門話題。
郭德綱在鏡頭前輕描淡寫地說:“德雲社遲早是郭麒麟的,但他不感興趣,想專心拍戲。”
郭麒麟的童年,和許多人想象中“富贰代”的光鮮亮麗完全不同。
肆歲父母離異,生母遠赴日本,父親郭德綱把他丟給天津的爺爺奶奶,自己在外打拼。
六歲前,他甚至對父親沒什麼印象。
後來生活好轉,郭德綱把他接到北京,本以為能彌補缺失的父愛,卻沒想到,等待他的是更嚴厲的“挫折教育”。
人越多,郭德綱罵得越狠,壹點小錯就能當眾讓他下不來台。
郭麒麟後來回憶說:“我的童年,從小到大都不值得評價。”
13歲那年,繼母王惠走進他的生活。
她曾是曲藝界的名角兒,為了郭德綱的事業,辭掉工作、賣掉車子,甚至幫德雲社整理了幾百段相聲資料。她對郭麒麟視如己出,讓他短暫地感受到了母愛。
可好景不長,2015年弟弟郭汾陽出生,家裡的重心徹底轉移。
郭麒麟發現,自己在這個家越來越像個“客人”。
沒有固定的座位,連毛巾牙刷都要問放哪兒。-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