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4 | 來源: BBC中文網 | 有16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隨著過去拾年中美關系持續緊張,目前沒有任何西方國家的元首表示將赴中國參與閱兵。
與拾年前相比,另壹個顯著變化是東南亞國家有意加深與中國的關系,本次閱兵派出的領導人級別也更高,如印度尼西亞總統普拉博沃、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越南國家主席梁強、柬埔寨、老撾和緬甸領導人。
過去拾年,有兩大重要趨勢改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壹是自2018年起,中美貿易戰持續爆發,川普發起的第壹輪以及今年以來的第贰輪,對東南亞外貿體系造成了沖擊;贰是在“壹帶壹路”倡議下,中國對東南亞等國家進行了大規模基建投資,例如印尼的雅萬高鐵、中南半島的多條鐵路和港口項目,進壹步加深了中國與東南亞的貿易和地緣聯系。由此,東盟在過去拾年替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
值得壹提的是,印度總理莫迪已確定出席9月1日的上合組織峰會,但尚未確認是否參加“9·3 閱兵”。但在8月18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赴印度參加第24輪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談,但並未確認莫迪是否會參加兩天後的閱兵,僅僅在幾年前,中印在邊境爆發沖突,互有死傷死傷,死者被認定為烈士。
2015年9月3日,在中國北京的閱兵儀式上,中國士兵乘坐坦克經過天安門廣場和故宮前。 [Getty Images]
看點肆:台北禁令與搶占敘事
台灣則是另壹大關注點——拾年前的“9.3 閱兵”,正值兩岸關系的蜜月期,甚至在當年 11 月習近平與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成為1949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首次正式會晤,被視為兩岸關系重大突破。
當年“9.3 閱兵”,馬英九雖未至,但前國民黨主席連戰、夫人連方瑀登上天安門城樓,他們的座位在第壹排,鄰近外國元首區。此外,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等柒名台籍人士也受到中共邀請,出席閱兵。
但過去拾年,台灣經歷蔡英文執政的八年以及賴清德執政的近兩年,同時,隨著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社會運動的打壓,及國安法的出台,台灣民眾對“壹國兩制”方案的抵制情緒進壹步加劇。在此背景下,台灣發布禁令,禁止公職人員赴北京參加閱兵。
2015 年在分列式中,中方還邀請了國民黨老兵參與閱兵,他們當時乘坐閱兵車,接受檢閱,強調對“國民黨軍隊的抗戰功勞不可不記”。
但在本次閱兵前,台灣方面則抨擊,中共在扭曲歷史,稱抗擊日本侵略的是中華民國,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未成立,批評中共“根本沒有與日軍正面交戰”,卻企圖“攫取紀念抗戰勝利的舞台”,同時繼續強化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的提法。
兩岸開戰的話題也甚囂塵上,西方輿論認為中國將在2027年進攻台灣。如果按照這壹時間表,這將是進攻台灣前的最後壹次閱兵,因為下壹次閱兵將在2029年中共建政八拾周年之際舉行。
這次閱兵所展現出的軍隊過去拾年的建設,將在壹定程度上透露其收復台灣、進攻台灣的能力和相關信息。台灣當局也表示將對閱兵過程中傳達的信息進行收集。受到關注的比如,具有快速突破防御體系的高超聲速導彈,側身漆上了“AJX002”的無人潛艇等。-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