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5 | 來源: 南風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其實,大部分已經量產的國產算力芯片依然沿用FP16/BF16+INT8的計算通路,尚未集成FP8。
主流浮點精度類型
截至2025年8月,在A股(含已披露招股書、處於上市審核階段)明確“產品已支持FP8計算精度”的 GPU/AI 芯片公司只有兩家:摩爾線程和沐曦,其產品分別對應的是MTT S500和C500系列。
深度求索最新獨創的UE8M0格式,主要是與下壹代FP8的國產芯片形成了“中國式協同”。而“下壹代芯片”有誰,深度求索沒有說,暫時只能從中國信通院8月初公布的壹批“DeepSeek大模型適配廠商”壹窺端倪。
在“首批通過DeepSeek適配測試名單”中,包含中國電信的星辰MaaS平台;華為(專題)的推理服務器;寒武紀的AIDC壹體機;昆侖芯的P800壹體機;海光的DCU加速卡;沐曦的C550壹體機及智算集群;中昊芯英的泰則GPTPU人工智能服務器;中科加禾的中科加禾模型推理引擎SigInfer V1.0。
這其中最被看好的是寒武紀,因此市場反應拾分直觀:8月22日寒武紀漲停,市值超過5000億,單日猛增866億美元,取代中芯國際,位居中國半導體行業第壹位。當前,寒武紀股價超過1000元,僅次於貴州茅台。
寒武紀漲停
中國式協同
在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深度求索的布局正在打造“國產大模型+國產芯片+國產軟件系統”的國產化閉環。
不過,閉環只是相對的,中國半導體制造已經擺脫了“簡單復制”階段,但還沒到“反向輸出”的階段,達不到TikTok和Shein“定義全球標准”的程度。
從制程上看,7納米及以下先進制程,EUV光刻機、高階EDA以及ArFi光刻膠依然存在“卡脖子”的現實,只能通過“DUV加多重曝光”實現有限的量產,性能和良率均落後於台積電2至3代。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