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5 | 來源: HK01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特朗普 | 字體: 小 中 大
叁個理由,從美國國家利益的角度來看,都不是合理的原因。但特朗普的行事往往不受「合理與否」所規范。
印度的「中國牌」
跟壟斷全球稀土和稀土磁鐵供應的中國不同,印度手上確實沒有反制特朗普政府的實質力量。因此,直到目前為止,印度對於美國的關稅施壓也未有作出任何具體的反制措施,只是嘴巴上強硬壹點而已。
在中美競爭的格局之下,印度的對美外交壹直有著壹張「中國牌」。個中邏輯是,因為印度在制衡中國的問題上是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美國必需在其他與中國沒有直接關系的議題上遷就印度。拜登時代的美國對印政策確實體現出這壹點:無論是在俄烏戰爭中印度保持「中立態度」,還是莫迪政府被指在加拿大、美國策劃刺殺鍚克教分離主義者等爭議中,拜登政府壹直是低調處理。
特朗普此刻無緣無故挑釁印度,某程度上也可以被解讀為對於這張「中國牌」的忽視、漠視或輕視。
莫迪對於特朗普施壓的間接回應,似乎也就是這壹張「中國牌」。
2024年10月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印度總理莫迪(China Daily via REUTERS)
莫迪去年10月已經在俄羅斯喀山跟習近平會面「破冰」。雙方此前幾天就邊境問題達成了巡邏安排、脫離接觸的協議。這也是中印領袖2019年以來的首次會面。
不過,這只是破冰,尚不是回暖。本年初,不同媒體都有報道指中國正在阻礙中國的技術人員和專業設備輸往印度等國家,似乎是想阻礙「中國+1」產業鏈轉移的發展。而遲至4月,印度的商務部長還在公開以印度「戰略利益」為由,向比亞迪投資說「不」。
但經過特朗普過去幾個月的「不友善」對待,特別是在特朗普把印度單獨拿出來威脅加徵「次級關稅」之後,莫迪政府和中國的外交就迅速熾熱起來。7月,蘇傑生就訪問了中國,是為2020年中印邊境沖突之後印度外長訪問中國的首次。
8月18、19日,王毅訪問了印度,同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Ajit Doval)開了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24次會議,也見了蘇傑王和莫迪。
莫迪在此時也確認了8月31日出訪天津參加上合峰會的行程,這將是莫迪7年以來的首次訪華。
莫迪在X上發布與王毅會面的照片,稱「自去年我在喀山與習近平主席會晤以來,印中關系壹直在彼此尊重對方利益與敏感事項的指引下穩步發展。我期待在上合峰會期間於天津的下壹次會晤。穩定、可預測、具建設性的印中關系將為區域以及全球的和平與繁榮做出重大貢獻。」(X@narendramodi)-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