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5 | 來源: 紐約時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香港 | 字體: 小 中 大
中國恒大周壹被正式從香港證券交易所摘牌。恒大曾是中國經濟實力巔峰的象征,如今卻將作為全球負債最高的企業之壹被銘記。其崩盤暴露出中國經濟的脆弱性,以及中國對房地產作為經濟增長引擎的過度依賴。https://t.co/J13BLNeqOj—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August 25, 2025
這個時刻悄然過去了。曾經代表中國經濟實力巔峰的房地產開發商中國恒大周壹被正式從香港證券交易所摘牌。
恒大集團16年前在香港上市,曾是這個為投資者孕育著豐厚利潤前景的國家發展最快的房地產開發商之壹。如今,它將作為全球負債最高的企業之壹被載入史冊——其轟然倒塌曾將中國金融體系推向崩潰邊緣。
恒大考驗了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大型企業所奉行的“大到不能倒”政策,也打破了政府對大型企業無節制舉債的容忍底線。2021年,背負著超過3000億美元債務的恒大集團宣告破產,這壹事件暴露了中國經濟的脆弱性,及其對作為經濟增長引擎的房地產的高度依賴。
如今,這家商業巨頭僅剩下壹副殘骸——全國280多個城市的1300個尚未完工的房地產項目,以及數拾萬仍在苦苦等待自己的住房交付的購房者。此外,還有壹長串債權人在等待償付,其中既包括曾與恒大合作的中國本土企業,也包括在倫敦、紐約等地對其下注的國際投資者。
2021年恒大某住宅項目的展廳。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去年,香港壹名法官下令對恒大集團進行清算,並任命了專注於破產清算業務、曾協助處理雷曼兄弟破產案的安邁顧問有限公司(Alvarez & Marsal)負責此項工作。在接手清算工作壹年半後,作為“清盤人”的安邁只在幫助海外債權人收回壹小部分欠款方面取得了壹些小的進展。
恒大集團最新公開披露的文件充分展現了當前清算工作面臨的重重挑戰。
債權人已針對恒大集團在中國大陸的項目發起了數百起法律行動,數拾項資產已被凍結。在部分案例中,投資者或地方政府已接管了相關開發項目。由於恒大集團旗下擁有數千家子公司,業務結構極為復雜,香港清算團隊想要為其他債權人追回資產,本就已經困難重重。
為從恒大集團剩余資產中榨取資金,清盤人不得不逐壹接管其旗下的子公司。截至目前,安邁已掌控了超過100家關聯公司及價值約35億美元的資產。
2024年,北京壹處被廢棄的中國恒大商業綜合體。 GREG BAKER/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然而,在香港債權人聲稱應得的450億美元債務中,目前僅追回約2.55億美元。清盤人還警告稱,即便已扣押資產的價值也存在不確定性,這讓人“對最終能為公司債權人追回多少資金,甚至能不能追回資金,都產生嚴重懷疑”。目前,清盤人正試圖通過另壹條法律途徑擠出恒大集團的資金:追責前董事長許家印、其妻丁玉梅,以及前首席執行官夏海鈞。香港正在進行的壹樁閉門聆訊案件,目標直指許家印及其他高管在恒大香港上市後的幾年間轉給自己的60億美元資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