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5 | 来源: 有界UnKnown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也有一些女性为了规避职业危机,选择秘密进行,但文心认为“这很不现实,因为一旦启动流程,几乎隔三差五请假,你很难解释”。
这些在备孕过程中的女性,在失去了平衡的职业与生活中,等待缘分的出现。
如果真的有替她们怀胎十月的“机器人妈妈”,她们就可以从被困住的备孕人生中解脱出来。
不仅对备孕者,对恐育者而言,“机器人妈妈”也是一剂良药。
在小红书上,有一波丁克女性热衷讨论的话题:生育就是最大的骗局。
这些痛斥生育是骗局的女性中,可能也有一些是已经生育的人,她们的先验经历,成为丁克们查看育后生活的窗口。她们抱着有孩子后的生活很美好的信念,艰辛生育,但生育后又发现,万里长征才踏出一小步,更大的挑战不在于生,而在于养。
身材走样、胸部下垂、满肚子妊娠纹、脱发、溢奶,对于很多女性而言,接受自己产后变样的体型,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而接踵而至的家庭矛盾也增添了产后抑郁的概率。“有了孩子后,夫妻的二人世界真正结束了”,生完孩子半年的林墨感慨,“生了一个孩子,家里至少多两个人,一个是孩子,一个是带孩子的老人”。三代同堂的生活,成为初做父母者新的课题。
如果机器人可以生孩子,就可以帮助女性省略孕育过程的生理不适,也规避分娩时的阵痛压力,当然,也就不存在对产后身材恢复的焦虑。
这无疑能够让一部分恐育者也开始选择生子。
但就像蝴蝶效应,世间万物都有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机器人妈妈将女性从生育之痛解脱,随之而来,也会面临更多挑战,比如婚姻和亲子关系的重构。
未来,谁才是孩子的“妈妈”
我们不妨脑爆一下,如果“机器人妈妈”生子成立,并且在不考虑其使用管制、假设人人都能选择使用它的情况下,生育链条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生子与婚姻甚至性爱脱钩得更厉害。生孩子不再受到男女发生亲密关系的限制,志愿者捐赠的精子库、卵子库成为取之不尽的生育库存。
甚至,人们会刻意挑选精子和卵子,比如偶像明星或基因缺陷更少的精子卵子成为稀缺资源,粉丝们通过各种方式采买偶像的生育细胞,为其诞生下一代。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在没出生之前,就已经有了“基因争夺战”。
其次,“机器人妈妈”的出现会让生育行业的上下游利益重新洗牌。未来,根据费用高低和子宫性能稳定性情况,可以对孕育方式进行分层管理:
受精卵移植自己体内,价格最低廉,其次是使用人造子宫,最昂贵的依旧是年轻的人类女性代孕。但是随着人造子宫功能无限逼近人类子宫,人造子宫和年轻代孕女性子宫的市场价格也会无限逼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