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5 | 来源: 新华社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受访医学人士指出,医疗美容项目作为医疗活动,风险客观存在。青少年身体仍在发育,并不适合做瘦脸针等医疗美容项目。但一些医美机构为了商业利益,对青少年大肆推销本可不做的医美项目,并且对医美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轻描淡写,甚至只字不提。
部分青少年热衷做医美,源于社会上一种扭曲的审美观助推。
某些用人单位片面看重求职者的外貌,轻视求职者的内在素养,向社会传递了错误观念。求职的不易和压力,就转化为部分家长和青少年的“颜值焦虑”,通过医美来美容,以期提升职场竞争力。
事实上,卫生主管部门对医疗美容一直持审慎态度,将医疗美容纳入医疗行为管理,与生活美容严格区分。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等文件,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必须在行业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医美的执业者,必须取得实施医美项目的执业医师资格。实施医美项目,必须在相应医美机构或开设医美科室的医疗机构进行……这些要求详细而具体,正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人身安全,维护患者的根本利益。
但在不良商家眼中,商业利益似乎比患者的健康还重要。一些开展医美项目的主体并没有取得执业许可证;一些单位的医美从业者,有的并不具备相应医美项目的执业资格,有的只是参加一个短期培训就匆匆上岗;上门注射服务,违反医美项目必须在医美机构或医美科室进行的硬性规定……
风险,常常就隐藏在违规行为中。
一些市场主体大做广告,宣称自己的医美项目有优惠,实际使用的药品和器械多是无品牌或非正规渠道采购;一些医美执业者给患者动不必要的手术,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相应资质;一些非法医美机构将营业场所设在写字楼内甚至违规上门服务,操作环境根本达不到无菌标准,极易引发感染。
非正规医美机构行医,不具有正规医疗机构对手术过程的管理监督,一旦出现事故和纠纷,消费者极易陷入维权困境。-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