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7 | 来源: 硅谷101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普渡难道不知道其中的药物机理吗?
李晋博士
副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
广州和睦家医院药剂科主任:
当然知道了,你们不要小看药厂,我是见过药厂真正的机密报告。
对于阿片类药物,它是一定会涉及到要做相关的动物实验的。只要作用于精神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大部分会做那种叫依赖性的实验的,做了以后药企会很清楚,只是说有可能在一个范围当中,药企会挑一些比较轻的,或者相对来说数据好看一点的公布出来,然后告诉你,目前的状况是这样,有依赖性但依赖性不强或者怎么样。我们也不敢完全肯定事实上是不是这样,但是你不能忽视药厂是有这方面数据的。
可是普渡在奥施康定上市时宣称因为采用了缓释技术,所以成瘾风险甚至不足1%。现在听来匪夷所思的数据,当年却真的让不少医生和患者信以为真。
不过,普渡大肆宣传的缓释技术轻易就能被毒贩和瘾君子们化解:只需要把药片一捣碎,就可以吞服、鼻吸甚至溶解注射,瞬间获得强效吗啡般的快感。
而普渡在面对各项投诉与处罚时,虽然被迫在法庭上缴纳着罚金,工厂里却继续加大剂量生产。
早在2001年,美国学界和患者们就发现了奥施康定警示标签不充分、药品设计存在缺陷的问题。从2001年4月到2007年1月之间,共有1400余起类似诉讼被提起。
但要证明FDA已批准的药物设计有缺陷,在当时、乃至今天,都非常困难。
再加上普渡方面也很善于将公众舆论和法律攻势转向原告自身,频繁在文件和庭审辩护中将责任都推卸给患者,患者们尽管展开了数年激烈的药物诉讼,但收效甚微。
普渡的刑事麻烦在2007年5月达到了高潮:历经六年调查,美国司法部指控普渡及其三位高管违反《联邦食品、药品与化妆品法》,将“虚假标示药品”引入美国各州。
这三位高管认罪,接受了超过3400万美元罚金。而普渡公司则承认其“出于欺骗或误导意图”,错误宣传奥施康定“成瘾性较低、滥用风险较小”,与传统止痛药相比“更安全”,因而同意支付超过6亿美元的罚金。-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