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8 | 来源: 观察者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华为 | 字体: 小 中 大
观察者网了解到,目前华为云MaaS服务已支持DeepSeek、Kimi、Qwen、Pangu、SDXL、Wan等主流大模型及versatile、Dify、扣子等主流Agent平台。
“华为打造了完全不依赖美国的生态系统,从算力、数据库到工具链,包括上个月完全开源的CANN生态工具链,希望能为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做一点贡献。”陶景文在发言中表示,华为云上既有ModelArts,又有DataArts,还有MindIE等一系列工具,希望让广大企业,无论多复杂的模型都能训练或推理,不论多先进的应用都能快速实现。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是时代的超级工具,AI一定能带来企业的指数级效率和效能的改变,但还需要在技术应用平台上不断优化,“中国有全球最丰富的实体经济和业务场景,也有最完整的数据积累,如果发力正确的话,一定能在人工智能应用上超越美国。”
以下是陶景文发言实录(观察者网整理,有不改变原意的删改,未经发言人确认):
今年是第十一届数博会,也是828 B2B企业节在贵州落地的第三年,这几年大家经历了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技术飞跃带来的冲击,创新应用不断出现,正加速重塑千行万业。如何把握AI时代的机遇,我想从华为实践、技术创新和生态打造几个方面,借828 B2B企业节,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思考。
在这里我讲三点。
第一点,AI正进入历史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智能化已进入企业生产系统,企业智能应用成为人工智能发展落地的关键。前年AI大模型出现,人工智能受到普遍关注。但是过去几年,我们由卷算力到卷模型,前年大家是一卡难求,造成了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算力的封锁,英伟达在中国限售,去年开始卷模型,中国短短6个月出现几百种大模型。现在我们看到,业界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逐步回到理性思考:人工智能到底给社会、企业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在企业生产系统里,人工智能应用是不是能实现价值落地?这是关键。我经常讲,人工智能既是工具的革命,也是革命的工具,就像工业革命时代的蒸汽机,带来的机遇并非蒸汽机本身,而是蒸汽机在交通、工业等各个行业的应用带来的改变,所以人工智能要成为企业的新生产力工具。离开场景驱动,不能解决企业问题的AI没有意义。
我在华为负责公司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两年非常焦虑,尤其今年一直在思考,现在的人工智能跟过去搞了很多年的信息化是什么关系?跟数字化是什么关系?原来搞的那些ERP、MES、CRM是不是都没用了,是不是要推倒重来?人工智能到底能给我们的业务带来哪些变化?华为是一个创新的企业,一半的人是研发,人工智能到底给研发场景带来什么价值?华为有10多万研发人员,如果我们搞人工智能是为了裁员,那谁还去搞人工智能?所以我们要想的是,如何通过人工智能让10多万人研发人员有更好的产出。我们认为, AI在企业落地的过程中,在AI大变革时代,要抓住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选择有价值的企业场景,用好AI工具实现企业价值,让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企业落地和变现。
我有几点具体的建议。
我在华为经常讲,人工智能大模型只是一个工具,企业、政府、社会,原来都有组织、有流程,还有过去建的IT、数据,不能说人工智能来了就把所有东西推倒重来。结合华为的实践,我们提出了一套工程方法论,叫“三层五阶八步”。第一层是人工智能要选取场景,第二层是要能把场景快速实现做出来,第三个要在应用中给企业带来真实价值。“五阶”就是人工智能要跟企业已有的组织、流程、IT、数据和人员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推倒重来。“八步”就是8个具体行动方案,但这里有1个龙头,就是企业场景的选择。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有这样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一拥而上,社会有这个问题,企业有这个问题。我是统筹管理公司人工智能的,去年华为公司上报到我这里的人工智能应用有1680个,都说要搞人工智能,我总共才3400个人,哪能搞得了那么多人工智能。所以我提出切口要小,但是纵深要大,“一厘米的切口做1万米深”,一定要抓住企业核心业务场景,比如我们后来选取了销服合同和订单处理。到今天,华为大概有18%的代码是人工智能写的,大多数测试和文档的生成是由人工智能写的,但我们并不是把研发人员裁掉,而是把这些东西跟研发做了很好的处置。
还有一个是合同场景。一个合同要有严肃答案,如何去做这个东西,就要找到这个场景具体的、合适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我们在合同的领域找到几个场景,比如华为在全球做生意,一年有2亿次海关清关,报关的准备材料非常复杂。我们一年有几十万份合同,合同的风险和条款审核,我们在这些场景下把它做透,真正变成业务人员手边离不开的工具,能让产出大大增加,这是我们的目的。所以在人工智能道路上,我们建议以业务场景驱动,充分发挥过去信息化、数字化过程中已经形成的企业数据优势,再结合大模型的通识和能力,最后要保证企业场景的价值落地。我们原来讲的IT都是迭代性开发,现在我们要IT人员跟业务专家系统很好结合,才能解决一个行业的问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