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9 | 來源: 聯合早報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法律規定招聘不能考慮種族因素
還和文革壹樣,所謂的平權只是口號,真實目的是集權,是鞏固權力的手段。自從美國大學推行DEI以來,大批學術能力平庸但身份“正確”的人被提拔為校領導人,最登峰造極的典范莫過於哈佛大學前校長克勞丁·蓋伊。她只發表過11篇論文,還被發現大量抄襲。以她的學術成就,在壹個正常的大學連副教授都難當上,但在人才輩出的哈佛,她卻能扶搖直上,當上校長。原因在於她的身份“無比正確”:黑人、女性、海地難民的移民贰代、非裔研究學者。隨著這些年身份政治的歪風,她借掌管與DEI相關的行政權力而掌握教職員工的生殺大權,壹路被提拔至校長。然而,她的拙劣在壹次國會聽證會上暴露無遺。當議員詢問:呼吁滅絕猶太人是否違反校規?她給出不置可否的回答。當時與她壹同出席聽證會的還有麻省理工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校長,她們也都沒能正面作答。此事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讓公眾徹底看清美國世界名校的虛偽與雙標:對某些政治正確的種族,連事實都說不得;而對另壹些群體,哪怕呼吁滅絕也不壹定違反校規。
最終,在全國聲討之下,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莉茲·馬吉爾和哈佛校長蓋伊先後辭職。但DEI這股文革歪風已在大學校園深耕多年,早已開花結果。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之所以如此針對林培瑞,也是因為他戳穿大學的虛偽。加州法律明文規定,學校不能在招生和招聘時考慮種族因素,但校方為了迎合DEI風氣而知法犯法。
正如《哈利波特》中鄧布利多的那句名言:“人們容易原諒別人的錯誤,卻很難原諒別人的正確。”林培瑞的“正確”,讓校領導人無法原諒。就像《皇帝的新衣》,即使真相已被戳破,皇帝和文武百官也要硬著頭皮把荒謬的游行繼續下去。更何況,許多校領導人本身就是學術庸才,靠著身份政治爬上去;壹旦挑戰身份政治,改為選賢與能,那不就等於挑戰他們自身的合法性?於是整個系統演變成腐爛的逆淘汰機制,甚至不惜使用“砸爛財產”這樣黑社會下叁濫手段,在林培瑞教授退休時,最後狠狠羞辱針對他壹番。
我雖然心理上希望林培瑞通過法律維權,但也知道其中的艱辛。學校管理層之所以敢公然無視法律,是因為他們受到學校法務部的庇護,擁有幾乎無限的資源對付爭議。對學者個人而言,維權的法律成本太高了,何況對於壹個80多歲的老人。即便學校敗訴,代價也是由大學和納稅人承擔,而管理者卻毫發無損。
我在給林培瑞教授的回信中寫道:“他們也許能抹去你的數據,試圖羞辱你,但他們永遠無法抹去你的品格和你壹生的學術成就。最終,我相信他們的惡行必將反噬自己。正如中國古話所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在征得他同意後,我決定把這件事分享給各位讀者。
作者是國際科技顧問、時評人-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