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29 | 来源: 腾讯科技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你们)对全年营收预测挺乐观的。”一位寒武纪内部人士对我们表示。
但寒武纪管理层则显得比较保守——28日晚间,寒武纪公告称,预测全年营收50亿元-70亿元。
关于接下来的业绩表现,财报里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数据:8.28亿元的预付款项和26.90亿元的库存,这两个数据可以说是寒武纪三季度的业绩保障,即便不能保证50%的增速,也有机会冲刺20亿元。
财报中预付款项和库存数据
不过要强调一点,这里的预付款与备货有关,涉及HBM内存的采购可能性更大——晶圆代工前段基本不涉及预付款,封装部分预付款占比又很小。
和寒武纪一样,国产芯片自去年开始基本都乘上了加速国产供应商、生态建设的东风,基本都有业绩兑现。沐曦、摩尔线程两家招股书都提到,2024年各自营收分别为7.43亿元、4.38亿元。
与此同时,刚刚官宣中标中国移动10亿元大单的昆仑芯,2024年营收也在20亿元左右,一位接近昆仑芯的知情人士向腾讯科技透露,“这个数据基本属实。”
02 做多中国芯片的阶段性选项
当市场仍在纠结寒武纪6000亿市值是否合理时,投行已提前抢跑。
8月24日,高盛将寒武纪的目标价上调至1835元,以此计算,寒武纪市值将逼近 7700 亿元。但无论市值指向 6000 亿还是 7000 亿,市场对寒武纪的估值逻辑始终围绕两大维度展开——概念热度和业绩基本面,只不过现阶段谈概念的乐观程度和想象空间,都要远大于业绩,情绪成分也相对更多。
谈及概念,不得不提寒武纪身上极具话题性的标签:“寒王” “中国英伟达” “寒武大帝”等。尽管这些称号多源自股民之间的调侃与段子,但背后的事实是:当前国产AI芯片赛道中,寒武纪是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标的之一。
对比之下,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市占率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华为昇腾暂无明确上市计划,而其他国产AI芯片企业如摩尔线程、沐曦等仍处于推进上市流程中。在这一背景下,对想要布局中国AI芯片的投资者而言,现阶段为数不多可选的上市公司标的之一就是寒武纪,让其市值的想象空间进一步被打开。
只不过,一旦友商们顺利上市,投资者的可选项就会增多,寒武纪的独有优势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分化。
而关于国产GPU冲刺上市的现象,一位二级市场投资人向腾讯科技透露,“科创板已经有寒武纪,对于国产GPU热情有限,但是创业板有可能要争一争。”毕竟,对于所有参与国产芯片投资的各方来说,故事蓝本非常重要。
相对于外部的乐观情绪,寒武纪内部却在试图降温。
接近寒武纪的知情人士在和腾讯科技谈及最近股价和市值大幅波动时表示,“(他们)忙着保持延续性,别昙花一现了,”该知情人士说,“陈天石周日也给员工发了内部信,提醒员工冷静、居安思危。”
市场对寒武纪的乐观情绪高涨,但也有不看好其发展的投资者,看好寒武纪并没有成为“普遍共识”,一个关键原因在于——2024年上半年,寒武纪几乎在“0业绩的情况下”,市值却依然实现翻倍。不过,一个相对向好的趋势出现在去年下半年,寒武纪开始有了明显的业绩兑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