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30 | 来源: 底线思维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日军为了报复,对美机迫降地区采取了残忍的“三光政策”,日军甚至动用了化学和细菌武器。历时数月的“扫荡”,25万中国平民被杀,这远远超过广岛和长崎被核平后立即死亡的人数,
蒂贝茨对此显然感到震惊,说美国的“修正派”过分强调日方的平民伤亡,却对日军的残暴行径视而不见,这是天理不容。他还说不少日本人来见他,还向他鞠躬,感谢蒂贝茨和他的“小男孩”迫使日本提早投降,也避免了更多的杀戮。
蒂贝茨的说法使我有些吃惊。这是美方官方早期和蒂贝茨本人的一贯说法,却很少见诸日方对于核爆的评述,而且蒂贝茨本人一直刻意回避在公共场合会见任何日方人士。后来蒂贝茨确实私下见过日本的原子弹受害者高桥明宏(Akihiro Takahashi),此人曾任广岛核爆纪念馆馆长,但高桥没有鞠躬,蒂贝茨也拒绝了高桥要他承认对日投掷原子弹是一个错误的要求。当然,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蒂贝茨也许是在强调他的信念或期待,这也无可厚非。
直到2007年11月7日病逝,蒂贝茨都坚定地捍卫1945年8月 “广岛快递”的必要性和正当性。然而在弥留之际,他却要求家人不要举行任何告别和安葬仪式,不要下葬,不留墓碑;骨灰撒在他在二战时穿越N次的英吉利海峡。总之,要远离亚洲,远离抗议者的喧闹。
结束语:“小男孩”的诱惑
然而“小男孩”降临80年后的世界,已经义无反顾地走向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未来。如今绝大多数日本民众只知广岛长崎,却不知为何如此。8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向在广岛和平纪念馆举行的纪念仪式的致辞中,只谈日本80年前的广岛、长崎的惨状,只字不提日本侵略亚洲的原罪。
如今的日本,越来越多的人赞成修改“无核三原则”(41%),而三年前仅20%。而日本的核技术和原料储备能力,已经使日本成为所谓“核武器临界国家”(a threshold nuclear-weapons state)。最后,美国川普政府的摇摆性和随意性,也使日本右翼政客开始认真考虑拥核的选项。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已经做出选择,决心抛弃美国强加给日本的和平宪法的禁锢,拥抱那个久违的、诱人的、80年前被迫放弃的“正常”的日本。而日本一旦做出这一“零和”式的抉择,便很难改弦更张。-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