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8-31 | News by: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印度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印度总理莫迪于8月31日应邀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峰会。这是莫迪7年来首次访华。8月29日,莫迪在访华前夕接受采访时表示,印中保持紧密关系对构建多极化的亚洲和世界至关重要。此番言论被解读为:印方释放出印中关系进一步升温的信号,是近年来对华最强烈的示好姿态之一。
最近一个多月来,气氛已在酝酿中。7月23日,印度政府宣布,自7月24日起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
8月,中印外长会谈达成10项成果。其中包括:双方同意尽早恢复中国内地和印度直航航班,同时修订两国民航运输协定;双方同意为两国从事旅游、商务、媒体等活动的人员双向来往提供签证便利;双方同意采取具体措施为两国经贸投资流动提供便利……
在此“融冰”迹象显现之时,我们采访了两国留学生、学者与商务人士等,重估中印民间交往颗粒度。
12岁那年,安娜的父亲被推进ICU,她在医生一句“你爸爸没事了”的话语中第一次感受到医学的力量。多年后,这位印度姑娘带着母亲的期待和想成为医生的理想,跨越3000公里来到中国扬州求学。今年6月,她终于拿到学位证书,即将实现梦想。
在印度拉贾斯坦邦,公立医院全科医生奈特告诉澎湃新闻,他2018年从中国南方一所医学院毕业,现在每天接诊七八十名病人,从CT图判读到外伤评估,几乎每天都能用上在中国课堂和实习中学到的技能。
安娜和奈特并非个例。近年来,随着印度国内医学院学位供需矛盾加剧、学费居高不下,越来越多印度学子把目光投向中国。相比动辄数百万卢比的印度私立医学院,中国高校的学费相对低廉、课程规范,且配备先进的医疗设施和提供多样化的临床经验。
疫情和中印关系波动一度让这一趋势按下暂停键,大量印度学生滞留国内,不得不依赖网课学习。但随着中印关系出现回稳趋势,有分析认为,中国作为印度学生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将大幅提升。
卡兰古普塔教育咨询公司(Karan Gupta Consulting)的创始人卡兰·古普塔注意到,受加拿大等传统留学目的签证政策收紧、经济因素和移民政策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印度学生可能会考虑其他选择。“随着印度和中国关系的改善,印度学生对留学中国的看法可能会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会有多大,目前还很难说。如果改善,我们可能会在未来6至8个月内看到更多印度学生考虑留学中国。”古普塔向媒体表示。
赴华学医为何具有性价比?
“12岁时,爸爸突然患上疾病并被送往ICU。在医生说完‘你爸爸没事了,可以放心了’这句话之后,我感到如释重负。那一刻开始,我想要成为医生,这样才可以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安慰和快乐。”安娜告诉澎湃新闻。
同韩国近期引发热议的纪录片《人才战争》中描述的“优秀学生涌向医疗行业”的现象类似,印度近年来也出现了一股学医热潮,工程专业的报考热度反而随之降低。全印医学生协会(AIMSA)副主席萨亚德·艾哈迈德曾表示,催生这种趋势的是工程专业就业水平下降。
印度家长也曾因担忧学费高昂、学习时间超过五年而不愿让孩子进入医学院,但这种观念已经改变。“即使那些没有继续深造(就读研究生)的医学生,前途也一片光明。地区医院医生或在社区诊所执业的医生月薪约为8万卢比(折合人民币6528.08元),家长现在把医学教育视为可以带来长期收益的一次性投资。”艾哈迈德说道。
等待就诊的人群挤满了印度普拉亚格拉杰一家公立医院的走廊。
在印度国内完成本科医学课程需要五年半时间,包括为期一年的强制性轮岗实习。为了进入医学院,学生需要通过由印度国家考试局(NTA)举办的国家本科入学资格考试即NEET。2013年NEET考试首次举行时只有75万名学生报名参加,2022年的考试人数已飙升至180万。-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