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8-31 | News by: 澎湃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印度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2025年,NEET考试的报名人数接近230万。根据印度国家医学委员会(NMC)修订的2025年至2026年本科招生计划,印度780所医学院共提供118190个医学学士招生名额,其中公立院校59782个,私立院校58316个。
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俄罗斯、乌克兰、中国、菲律宾、孟加拉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成为医学生的热门留学地。
与印度私立医学院和其他国家的医学院相比,赴华学医以较高的“性价比”受到印度学生的青睐。据《印度快报》报道,在中国学习六年(包括一年实习)的总学费为210万卢比(折合人民币约17万元)至360万卢比(折合人民币约29万元)不等。《今日印度》则报道称,印度私立医学院总学费为500万卢比(折合人民币40万元)至1250万卢比(折合人民币102万元)。
除了学费因素,印媒《今日商业》还报道称,中国凭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英语授课吸引了国际学生,并逐渐成为医学教育中心。
中国医疗机构的水平也得到了国际认可。今年6月,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杂志发布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全球共有5868所医疗机构入选,中国医疗机构达1161所,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十所医院位列“自然指数世界排名TOP50”榜单。
2019年,共有45所中国大学的医学院获准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项目(MBBS)”的外国留学生,名额共计3370个。为避免语言障碍影响教学效果,保证MBBS项目来华留学生的培养质量,中国教育部发布公告,明确规定外国留学生只能就读获批院校的英语授课医学专业,禁止外国留学生就读以中文授课的中国临床医学专业,严禁任何大学开设双语(中英双语)临床医学专业。教育部每年均会对上述专业来华留学生招生项目实施严格管理。
这一年,刚满19岁的安娜决定出国学医,中国、俄罗斯、格鲁吉亚和菲律宾等国家成为选项。在此之前,安娜对中国的印象存在偏见,社交平台流传着“中国人很排外和食物不好吃”、“中国法律很严苛,哪怕小错都会被严厉处罚”等言论。由于是第一次离开祖国,安娜一度感到担忧。
但安娜宁愿相信曾在中国生活过的人。她在视频网站观看了很多在华留学生分享的Vlog,得知他们并未遇到种族歧视,更从未面临安全威胁。更重要的是,安娜的哥哥有个曾在南京大学学医的朋友,他极力推荐安娜去中国留学。
“我相信哥哥的朋友,也相信别人亲自拍摄和上传的视频。我跟父母说中国很好,他们也相信我,愿意支持我去中国学习。”安娜表示,中国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不高,在中国学五年相当于在印度学一年,一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可以在扬州过上舒适的生活。
离开与回来
2019年10月,安娜拉着两个装满衣服的行李箱,满怀期待地前往扬州。她成长于只有雨旱两季的喀拉拉邦,从来不知道换季是什么概念。“那时候可以看到扬州的树叶已经泛黄了,这是我在家乡无法看到的景色。”
正当她畅想着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度过寒暑假时,新冠疫情打乱了所有计划。根据多家印度媒体的报道,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在中国、菲律宾和俄罗斯大学就读的印度医学生不得不回国。2020年1月,安娜返回印度,只能困在家里靠电脑上课。
根据印度驻华大使馆2019年公布的数据,超过2.3万名印度学生在中国高校就读,其中超过2.1万名学生攻读医学学位。印度外交部国务部长穆拉里德哈兰2023年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间,已有近1.4万名学生从中国返回印度。
除了疫情因素,莫迪政府颁布的限制措施也极大地影响了两国的教育合作。2019年10月,印度高等教育监管机构即“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表示,未经内政部和外交部事先批准,印度高校将无法与中国院校开展合作。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一位官员当时表示,印度是向中国派遣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十个国家之一,但上述限制措施可能会影响印度在华留学生数量的增长。
在印度政府封禁273款中国应用程序,包括微信、钉钉、腾讯会议等用于在线学习的应用程序后,许多印度学生也几乎失去了与大学的所有联系。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工程专业学生萨洛尼·乔杜里向媒体表示,她不得不从印度北部的北方邦前往尼泊尔购买新手机和SIM卡,以便能够继续通过微信与学校的老师交流。
“我的一些朋友选择退学去格鲁吉亚,但我仍然相信中国不会放弃我们,中国老师也鼓励我们要坚持下去。我不想在其他国家学习,我想研究中国本身,而且我也付出那么多努力学习中文。在内心深处,我一直希望可以回到中国。”安娜说。-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