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31 | 來源: 環球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政府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外征收關稅再次被判違法。美媒認為,這壹裁決對特朗普(专题)政府激進的貿易政策是沉重打擊,美國國內圍繞關稅政策的司法爭議與意見分歧仍將給國際貿易帶來極大不確定性。此次裁決結果公布後,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絕承認並宣布將上訴至最高法院。英國廣播公司(BBC)稱,這壹裁決引發了壹個不可回避的疑問,即此前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是否還具有效力?
美聯邦上訴法院維持原判
公開報道顯示,特朗普政府今年1月上台後援引美國《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以不經過國會批准、直接頒布行政令的方式出台壹系列加征關稅措施。美國國際貿易法院5月裁定此舉違法。隨後,特朗普政府向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起上訴。8月29日,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以7比4的投票結果維持了之前國際貿易法院的裁決,認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並未授予特朗普實施“芬太尼關稅”和“對等關稅”的權力。
法院裁決書顯示,關稅是國會的壹項核心權力。《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授權總統在緊急情況下頒布某些經濟措施,以應對“異常和特殊威脅”,其授予總統監管進口的權力,但並不意味著授權總統通過發布行政命令征收關稅。美國“政治新聞網”提到,過去50年間,美國總統經常援引這項1977年出台的法律對其他國家實施經濟制裁,但此前尚無壹位總統使用該法對外征收關稅。
該裁決10月14日之前不會生效,以便特朗普政府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特朗普在判決公布後批評上訴法院“極具黨派性”,宣稱這壹裁決對美國是壹個“災難”,“如果任其成立,這項決定將徹底摧毀美國”。
多位部長警告“毀滅性”後果
據美媒報道,特朗普政府依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實施的鋼鋁關稅、汽車關稅不受此裁決影響。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至7月,特朗普政府征收約1070億美元關稅,其中有相當壹部分是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征收的,撤銷這部分關稅可能意味著“財政崩潰”。
據彭博社報道,在8月29日提交給法院的壹份聲明中,特朗普政府內閣部長們要求法院立即暫停針對政府的任何裁決,直至最高法院作出終裁,否則將帶來“毀滅性的可怕後果”。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國務卿魯比奧警告稱,裁定總統的關稅政策非法將“引發嚴重的外交尷尬”,使與歐盟、日本(专题)、韓國等地區已進行數月的談判化為泡影,並可能促使其他國家采取報復措施。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則表示,不利的裁決將“向世界發出壹個信號,即美國缺乏扞衛其自身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決心”。
BBC分析稱,聯邦上訴法院的裁決不僅對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議程造成重大挫折,還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直接影響,並對全球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報道認為,正待與美國敲定具體貿易協議條款的各貿易伙伴,可能要考量美國的關稅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而如果最高法院推翻聯邦上訴法院的裁決,則會開創先例,鼓勵總統更激進地使用這項法律。
與多國談判仍在繼續
據中泰證券統計的信息,目前美國宣布已與英國、越南、印尼、菲律賓、韓國、日本、歐盟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達成貿易協議,但公布的均為貿易協定概要,最終協議仍待細節敲定後公布。此外,美國與中國、巴西、印度(专题)等主要貿易伙伴因為存在分歧尚未達成貿易協議。
8月27日起,美國對印度加征的關稅升至50%。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戈亞爾8月29日表示,印度不會“屈服”,而將專注於開拓新市場。印度官員透露,新德裡暫無報復計劃。被美國同樣加征高達50%關稅的巴西已啟動經濟對等法案相關程序,總統盧拉表示,盡管巴西已著手准備反制,但仍希望通過談判化解爭端。
美國與盟友間的貿易談判仍在繼續。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8月27日突然取消赴美行程,據稱是因為對美國總統行政令包括日本增購美國大米和降低農產品關稅的計劃感到不滿。日本共同社獲悉,日美政府已開始撰寫文件,擬同時發布內容為減輕對日“對等關稅”負擔的特例措施和降低汽車關稅的總統行政令。
歐盟委員會8月28日公布了壹份法律草案,擬將所有美國工業產品的進口關稅降到零,希望換取美國下調歐盟汽車進口關稅,但歐洲議會已有反對聲音,抨擊歐盟單方面讓步討好美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