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8-31 | 来源: 九万里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中国一致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作为全面抗战的纲领性文件,《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不仅为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指明了方向,也为构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奠定了思想基础。
推动构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从1941年6月苏德战争开始,到同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公开宣言,并在延安牵头组建“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直接推动了东方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发展。
在中国的大力推动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四国领衔,26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42年1月1日,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全球反法西斯力量开始从“各自为战”转向“协同调度”,粉碎了法西斯势力“逐个击破”的企图。
此外,中国还深度参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联合国宪章》等关键文件的起草与签署,推动战后国际社会形成“反对殖民主义、支持民族独立”的潮流,为20世纪中期民族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与制度基础。
亚太远征,屡挫敌锋。
1941年12月,日本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地。
随着盟军在这一地区接连失利、太平洋沿岸一系列战略据点先后丧失,缅甸日渐成为盟军与日军必争的战略要地,日军派遣4个师团近10万人进攻缅甸,企图切断盟军退路。
在国内抗战正处于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仍以第5、第6、第66军等多支部队为班底组建中国远征军,紧急入缅支援英军作战。
浴血奋战,抗击日寇。
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首批部队约10万人正式开赴缅甸战场。此时,日军已占领仰光并向北推进,企图围歼英军主力。
同年4月,第66军新38师在仁安羌以不足千人的兵力,击溃日军两个联队,解救被围困的英军7000余人、传教士及难民500余人,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极大鼓舞了盟军士气。
缅北“仁安羌大捷纪念碑”。
在曼德勒正面及东部地区的防御战中,中国远征军顽强抗敌、浴血奋战,先后取得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东枝收复战等重大胜利,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有力地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