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1 | 來源: 最華人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沈延昌決定自己創辦壹家貿易公司,成為非洲客商的進貨渠道。
2000年,廣州奧柯耶經貿公司成立,這是森大集團的前身。
當時,客戶需要什麼,森大就出口什麼。建築陶瓷、電器元件、牛仔褲、無紡布、馬燈、煤油爐……這些都是沈延昌向國內廠家進貨,再轉手賣到非洲的商品。
“倒爺”到扎根非洲
廣州,這裡是“千年商都”,也是森大集團在國內的根據地。
創業前,沈延昌曾前往廣州考察。他發現,從商品采購到出口,廣州都拾分便利。每年兩次的廣交會,非洲商人更是絡繹不絕。
至今,出了廣州地鐵5號線小北站,仍然能看到壹張張黑人面孔穿梭在人群中——上世紀90年代起,從事中非貿易的非洲“倒爺”開始在這裡聚集,最高峰時期達數拾萬之眾,廣州的出租車司機甚至將小北稱為“巧克力城”。
最開始,沈延昌也是扎根在廣州的壹名“倒爺”。
不過商品“倒手”就能賺錢的好日子只延續了叁年左右。
隨著中非貿易往來不斷加深,像他壹樣的倒爺越來越多,不少非洲商人開始摸清國內進貨渠道,信息差逐漸消弭,利潤空間也大幅下滑。
● 背著黑色塑料袋的非洲“倒爺”
2003年,森大決定“走出去”,在海外自建銷售網絡。
2004年,森大第壹家海外分公司在加納首都阿克拉成立。
當時,只有像華為(专题)、海爾這樣的大型企業才會去海外扎根,中國企業出海幾乎是單打獨斗。到非洲建立銷售網絡,面臨的挑戰就更加復雜。
非洲的城鄉發展不均衡,人口高度分散,商品往往需要通過多層級經銷商才能觸達消費者。而印度(专题)企業在非洲樹大根深,以東非工業最發達的經濟體肯尼亞為例,印度企業幾乎壟斷了當地建材分銷渠道。
森大選擇繞開被印度企業掌控的壹級經銷商。員工們騎著摩托車、小貨車,直接深入社區、鄉鎮發展經銷商,先從“下沉市場”開始覆蓋。-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