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1 | 來源: 鄧聿文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北京 | 字體: 小 中 大
2024年3月7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觀摩壹場炮兵演習
(德國之聲中文網)金正恩出席北京的九叁閱兵無超出了觀察者的預料。北京邀請他來觀禮,不僅是壹種禮儀安排,也可被視為基於現實外交與地緣政治的必然選擇;而對平壤來說,接受邀請同樣出於精心的算計,目的是穩固政權、平衡外交、積累籌碼。九叁閱兵因此可稱為壹次罕見的中朝利益交匯點。
北京的壹盤棋
北京邀請金正恩,首先是出於現實地緣政治格局的防范。防范誰?莫斯科。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朝關系顯著升溫。金正恩多次派出高級代表與普京會晤,雙方交換的是各取所需的交易:俄羅斯亟需彈藥與軍需品來維持戰爭消耗,而朝鮮則用這些物資換取能源、糧食和部分軍事技術。這種互補關系讓莫斯科與平壤迅速拉近。在這個過程中,北京敏銳地感到,如果聽任俄朝深化合作,中國在半島問題上的主導地位會被削弱。對北京來說,朝鮮長期是自己對美韓施加影響的“杠杆”,如果這根杠杆被俄羅斯握得更緊,中國在東北亞的戰略主動就會下降。因此,北京必須采取措施重新吸引金正恩,向外界展示:中朝關系依然是半島秩序的基本軸線,而不是俄朝獨舞。邀請他在閱兵式上同框,正是最直觀的象征。
其次,北京要提前為未來的朝美互動布好棋。贰次入主白宮的川普,其外交風格偏好“領袖對領袖”的直接交易。在這種風格下,也許今年或明年朝美之間再次出現“金川會”的可能性極高。在最近韓國總統李在明對白宮的訪問中,川普就向他表達了這種期望。北京不能允許自己在半島事務上被排除,否則就會失去壹個重要的制衡籌碼。2018至2019年的經驗已經讓北京有過警醒:盡管當時金正恩和川普直接會談前先到北京聽取習近平的意見,但給外界的感覺是北京幾乎被邊緣化。最終是因金川會破裂讓這種情況未出現,可北京明白,若未來川普再度啟動類似外交,必須牢牢插足其中。通過閱兵這樣高規格的場合讓金正恩亮相,不僅是禮遇,更是提前把中朝關系推到前台。它向華盛頓傳遞壹個明確信號:半島問題沒有北京,就沒有解決方案。
再次,北京還要借金正恩的到訪來牽制首爾。韓國總統李在明提出“安全靠美,經濟靠中”的路線已在當下行不通,表明他繼承的依然是尹錫悅的對華外交。原因當然是美國不會容忍其盟友在安全上依賴自己、在經濟上卻與中國保持深度聯系,尤其是李在明出身於進步派,被外界看作有親中嫌疑。北京自然也不甘心只扮演“經濟奶牛”,而在半島安全事務上沒有話語權。因此,通過強化與平壤的關系,迫使首爾認識到,半島的真正鑰匙不在華盛頓,而在北京。金正恩的出席,本身就是壹種戰略提醒。如果韓國壹味依賴美國的安全保護,卻忽視中國的地緣影響,那麼任何半島的和平與穩定都無法實現。
因此,對北京而言,這是壹盤多向的棋,既要防止平壤過度依賴俄羅斯,又要在朝美可能重啟的首腦外交之前占位,還要對首爾釋放警告。金正恩的出席,是完成這壹系列目標的最佳方式。
金正恩的多重目的
從平壤的角度看,金正恩願意來北京同樣是出於現實需要。最直接的,是政權合法性與國際形象的需求。長期以來,朝鮮因核與人權問題受到國際制裁,幾乎被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金正恩的外交活動寥寥,多數局限於與中俄的雙邊互動。九叁閱兵為他提供了壹個絕佳的舞台,不僅能與習近平同框,還能與普京及其他外國政要壹道站在天安門城樓。這種畫面在國際上象征著“承認”,在國內則是極具動員力的宣傳素材。通過這種公開亮相,他能夠向軍方和精英集團證明,自己仍然是大國政治的重要壹員,朝鮮並非孤立無援。
經濟因素也是金正恩此行的重要動力。雖然與俄羅斯關系升溫給平壤帶來了壹些實利,但莫斯科畢竟像自己壹樣被國際制裁,真正能維系朝鮮經濟命脈的仍然是北京。糧食供應、能源輸入、跨境貿易走廊,甚至疫情後恢復的邊境物資交換,都離不開北京的支持。金正恩深知,俄羅斯能提供的是有限的補給,而中國才能提供穩定的經濟生命線。出席北京的閱兵,既是向北京示好,也是確保中國不會因俄朝走近而疏遠平壤。對他而言,這是壹份“政治投名狀”,以換取北京在糧食、能源以及經濟方面更持久的支持。-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