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1 | 来源: 三联美食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帝王蟹三吃”是路星自创的拿手菜(黄宇 摄)
晨光熹微,空旷的口岸很凉爽,满载俄罗斯螃蟹的冷链车已排成长龙,那些横渡千里冰洋、身披坚硬铠甲的蟹,将悉数涌向珲春的夜市,涌向路星手中那把吱呀作响的炒锅中,在那里,它们将终结旅程,并与中国食材进行奇妙的相会。路星是第一批亲自到这里进货的买家,他从冷库的池子里随手捞上一只,就能说清螃蟹的出处:“红帝王蟹,价格最高,一般来自俄罗斯堪察加半岛;蓝帝王蟹,来自阿拉斯加白令海,肉质紧实;黄色帝王蟹,不常有,一般来自俄罗斯外海,这种螃蟹体形最小,我最喜欢它的肉质,细腻。”
在厨房里,不同的蟹对应着不同的熟度。路星做菜挺讲究,可能是在延边地区住久了,受到朝鲜族的影响,他烹饪的口味比东北的内陆城市轻了不少。所谓的辣炒,也不过是在蟹壳上裹上一层香料和红油,让昂贵的食物变得接地气,让人吃到熟悉的味道。即便是口味清淡的南方客人,也大可不必被厚重的香料劝退。“我也喜欢原味的蟹,最能吃出甜味的做法。”路星说。
2020年的时候,路星又在菜单里加入了板蟹,在大城市里,它还有一个人们更加熟悉的名字——松叶蟹。“其实松叶蟹的价格更低,肉质也更鲜嫩多汁,腿部的纤维像松针一样长,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路星说。他当时想到了在广东生活时学到的“葱姜炒”,既能留住蟹的原味,又能提升蟹的风味。
也正是在那段时间,路星才意识到俄罗斯螃蟹已经逐渐成为珲春的标志性“物产”,他的烹饪方式也带动了多家餐厅开始做“三吃”“爆炒”等。
珲春的海鲜街如今已成为游客必去的打卡地(黄宇 摄)
下午4点,海鲜街已经迎来了当晚的第一批客人,其中有来自北方的游客,有宴请朋友的本地人。偶尔还有些来自俄罗斯的游客,他们会驻足在烧烤台前不断拍照,并且惊讶于来自老家的螃蟹在这里能有如此多的吃法。
从前卖海参的高春景,也在两年前加入到卖蟹的大军中。作为珲春人的他,觉得人们对于吃终于有了更高的要求。他说:“一只帝王蟹在过去都能买半头猪了,但依旧会有人想要品尝一下来自遥远冰冷海域的味道。”
晚上8点,路星送走了几桌客人,终于迎来难得的休息,不久前,他买了辆摩托车,总惦记着在歇工时跑出去绕着城市转一圈。他似乎越来越喜欢这个安逸的边境小城,在回家的路上,他依然会路过那一排他栽的树,想一想如果命运把他带回到十几年前,日子会不会过得更轻松点。-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