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1 | 来源: 时代财经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据他回忆,在面试中,面试官会关注如何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他曾经被问道:“如果你是技术负责人,要如何带领团队训练一个面向具体场景的大模型?”这类问题不仅考察面试者对大模型训练的综合认知和方法论,还要求候选人具备组织协调、资源分配的整体思维。
脉脉商业运营总监杨滢向时代财经透露,整体看,目前大厂在校招时正在弱化学历标准,而是否在大厂有过实习或者参与项目的经历成为一个重要的筛选指标。
(图源:视觉中国)
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2026届校招市场AI人才需求报告》显示,企业招聘AI相关应届生时,“名校学历”的重要性仅排在第五(28.8%)。公司最看重的是数学与算法基础(60.3%)和实际项目/实习或竞赛经历(52.5%)。
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梁辉(化名)便是通过实习转正进入京东。在加入京东实习之前,他在外企和银行有过两段实习,今年5月其作为算法实习生加入了京东零售的广告产研部,围绕智能决策系统,进行模型架构的创新与优化。
对实习的重视,指向大厂对AI应用的巨大需求。
梁辉提到,当他完成一项技术方案的初步调研并形成方案后,mentor与leader会组织一场小型分享会,邀请相关同事对方案进行“围审”。技术细节之外,“围审”更关注业务价值、落地可行性等。“这段实习让我快速弥补了从校园科研到职场业务落地的认知差距,也让我思考问题的方向从技术可行逐步走向业务实用。”
他同样感觉,今年的校招,尤其是算法岗,非常看重候选人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落地能力”,对技术的要求更加“专”和“深”了。“往届的学长学姐在面试时,更多被考察的是通用理论知识。而今年,面试官们更关心你是否理解业务,是否有能力将前沿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业环境中。”他表示。
“顶尖高校的应届博士年薪近200万元”
事实上,AI工具的使用,已经在校招中逐渐演变为一种“通识”能力。
在王泽川看来,AI能力对本届校招生至关重要。“有技术面试官会直接提问平时是否使用过AI-Coding工具、如何利用AI进行编程提效。能把AI工具与领域知识高效结合的候选人,在同等技术水平下更具竞争力。”
这种要求并不仅局限于技术岗。去年通过2025届校招进入某消费电子大厂的小吕(化名)告诉时代财经,即便是非技术岗位,也因为公司业务与AI紧密相关,逐渐被要求具备使用AI工具的能力。“去年面试时,几乎没有考察AI工具的使用。但入职后,企业越来越强调非技术人员对AI的掌握。”
杨滢也证实了这一趋势:“今年很多大厂的非技术岗位在校招时还多一条隐性的标准:考察求职者能够使用AI工具。”她提到,在大厂看来,AI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或者图片、视频制作,能够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大厂也希望应届生能熟练掌握这些工具并在工作中使用。
AI能力需求的骤然膨胀,本质上意味着互联网大厂已全面进入AI战局。
虽然AI的风已经吹了几年,但是真正的转折出现在今年年初。DeepSeek引爆行业后,互联网大厂找到了更清晰的AI落地切入点。
腾讯在2月迅速将旗下多款应用接入DeepSeek,狠赚了一波关注度;字节年初设立的Seed Edge项目,瞄准的是比预训练和大模型迭代更长线、更基础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前沿研究;美团则在3月的业绩报告会上提出“AI at work(AI在工作中的应用)、AI in products(AI在产品中的应用)以及构建内部大语言模型”三层战略,全面推进AI落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