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3 | 来源: 真实人物采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我骨子里有颗好强的心,为了不落后于人,我从小学习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
父母在生活上过得卑微,但对我的学习抱有极大的希望。
在小学五年级时,我考试成绩非常好,一向节省的父亲,却破天荒地问我想要什么奖励。我要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二十四史》这三套书。
15岁,因为高考必须回户籍所在地。
为了提前适应,我初三先回了老家。没想到这一次转学,从此,让我与父母期望的名牌大学渐行渐远。
(我和妈妈玩自拍)
父亲陪我回安徽,为我付出了很多。他去菜场卖过肉,给人搓过澡,还拉过小三轮车。
只有到寒暑假,我们才能回上海与母亲团聚。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变得更加独立。在家里,我洗衣做饭。到了学校,我自己想办法融入新的环境。
但曾经沧海难为水。我从上海到安徽的小县城,直入眼帘的就是差距。
学校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差,我本来就是优等生,要满足这里的需求绰绰有余,但要适应这里却要克服两种心理:一是不能骄傲,二是不能随波逐流。
我中考成绩较好,直接考进了县重点高中的尖子班。那时一个年级有26个班,每个班将近60个人。相比上海一个年级5个班,每班30个人,这里学生多,师资力量弱。
英语老师讲知识,常以回放英语录音带为主。
学习氛围也根本不像大人所说“乡下孩子要改命,都在拼命读书”。
其实很多孩子学习意愿并不高,等混过几年好外出打工,甚至打架也是常事。
(2014年,我在古巴的海边)
对于我这个从上海来的异类,大家有意无意地开我玩笑。成绩不好的学生问我敢不敢跟他逃课去打台球,为了不被别人看不起,我就跟着一起去。
处在青春期的我,开始满脸长痘痘,这份苦恼让我遭受校园霸凌。
在高中,我是学生会的副主席,需要经常跑各个班级去发东西或找人。
每当此时就会有人在我背后指指点点“长这么丑还到处跑”,在学校流行的贴吧上,还有很多喷子嘲笑我是“橘子皮,月球表面”。
这些都深深地伤害了我,我虽然表面置之不理,内心却非常在意。
为了融入环境挽回自信,我采取的办法是和当地的孩子玩到一起,甚至去认识更多的“小混混”,以拉近人缘关系。因此,我也开始逃课学坏,间接地影响了学习。
我当时成绩虽能排到前十,但很不稳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