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4 | 來源: 觀察者網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8月底,美國上訴法院裁定,美國總統特朗普(专题)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LEEPA)實施的大部分全球關稅政策系“非法”。特朗普很快在社媒發文炮轟這項裁決將“徹底摧毀”美國,並稱他將向保守派占多數的美國最高法院提起上訴。
據路透社3日報道,當地時間周叁,在白宮會見來訪的波蘭新任總統時,特朗普再次表示,如果美國最高法院在關稅訴訟案中作出不利裁決,美國可能不得不“解除”此前已經達成的貿易協定。他警告稱,壹旦敗訴,美國將“遭受極其嚴重的損失”。
特朗普提到歐盟,“我們達成了壹項協議,他們要向我們支付近1萬億美元。而且他們心甘情願這麼做。你知道嗎?他們對此很滿意,協議已經生效,所有這些協定都已落地。要是官司輸了,我們可能就得解除這些協議了。”
“要是沒有關稅帶來的影響力、聲望和尊嚴,人們不會重新尊重美國,我們也不會再次成為富裕國家。現在流入美國的資金多到令人難以置信。”
他接著說道,“我們正在最高法院打壹場至關重要的官司。我只能說,我們國家有機會再次變得無比富有,但也可能再次陷入極度貧窮。如果我們敗訴,我們的國家會遭受難以想象的巨大損失。不過我相信,我們壹定會取得壹場重大勝利。”
特朗普還抨擊稱,發起這場訴訟的關稅反對者實則為外國利益服務,這些國家多年來壹直在占美國便宜,“再說壹遍,其他國家也會對我們用關稅。要是我們自己不用,他們只會變本加厲,而我們會毫無反擊之力,最終淪為第叁世界國家。所以我認為,這是我見過的最重大的美國最高法院案件之壹。
路透社指出,這是特朗普首次明確表示,如果最高法院維持上訴法院的裁決,美國與其主要貿易伙伴已達成的貿易協定可能會被判“無效”。
據悉,1977年通過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LEEPA)在特朗普兩屆任期內屢次被動用,它賦予美國總統在應對國家緊急情況或海外重大威脅時相當大的權力。
該法律規定,總統可以動用多種經濟手段,“以應對任何主要來自美國境外的、對國家安全、外交政策或經濟構成不同尋常且重大威脅的情況”。
但上訴法院在裁決中指出,盡管LEEPA賦予總統重大權力,讓特朗普能夠針對國家緊急狀態采取壹系列行動,但這些行動都沒有明確包括征收關稅、征稅或實行類似措施的權力。
裁決提到,法院要厘清的是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以及針對貿易活動征收關稅是否獲得授權的問題,“我們的結論是,這些關稅並未獲得授權”,征收關稅不屬於總統的職權范圍,“財政權(包括征稅權)屬於國會”。
不過,此次裁決並未影響特朗普政府依據其他法律,特別是《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征收的行業關稅,因此針對汽車、鋼鐵和鋁的所謂行業關稅並未包含在此次裁決中。
上訴法院允許現行關稅政策維持至10月14日,以便特朗普政府有機會提出上訴。 特朗普在周叁的記者會上重申,其團隊將請求最高法院推翻這項裁決,繼續渲染“取消關稅將導致美國付出高昂代價”的論調。
此前,特朗普政府還曾辯稱,壹旦關稅被取消,美國可能不得不退還部分已征收的進口稅,這將對美國國庫造成財務打擊。
今年以來截至7月,美國關稅收入總計約159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壹倍多。美國司法部本月在壹份法律文件中警告稱,撤銷這些關稅可能意味著美國“財政崩潰”。
貿易專家告訴路透社,特朗普反復炒作此類言論,意在以“或引發重大經濟混亂”為由,施壓最高法院。
美國前高級貿易官員瑞安·馬傑魯斯(Ryan Majerus)指出,從壹開始就很明確,美國與歐盟及其他貿易伙伴達成的貿易協定屬於 “框架性協定”,而非完整的貿易協議,這類協定本身就存在調整空間。
他分析稱,“特朗普這麼說,本質上是美方試圖最大化自身談判籌碼所做的努力。”
有法律與貿易領域的專家認為,最高法院目前由6名共和黨任命的大法官和3名民主黨任命的大法官組成,這壹構成確實會略微提高特朗普保住部分關稅政策的概率;但考慮到過往案件的裁決情況以及這起訴訟本身的“史無前例” 性質,很難准確預測最高法院最終會作出何種判決。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民主黨領袖、俄勒岡州參議員羅恩·懷登(Ron Wyden)批評稱,特朗普的言論引發了更多困惑與混亂。
他說,“特朗普政府根本說不清,如果其關稅政策被推翻,所謂的貿易協定是否還能維持下去。”
曾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任職的美國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副主任溫迪·柯特勒(Wendy Cutler)也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許多國家已與美方達成協議,部分國家還在談判,“此刻美國的貿易伙伴肯定暈頭轉向、困惑不已”。-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