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4 | 來源: 經濟日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關稅 | 字體: 小 中 大
美國總統川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加征關稅,上周遭上訴法院裁定逾越職權後,壹種另類的“川普交易”頓時在華爾街詢問度大增:關稅退款權(tariff refund rights)。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3日正式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但未能阻止華爾街金融公司熱烈投入“關稅退款權”交易。押注這種交易,形同押注最高法院最後會推翻川普關稅,下令把4月2日起征收的關稅稅金退款給進口商,並加計利息。
盡管這種賭注的風險很高,華爾街金融公司仍嗅到獲利機會,願意以相當於實繳關稅稅金幾分之壹的價格,向進口商買下“關稅退款權”。例如,Wired 7月報導,投資銀行Cantor Fitzgerald就表示,願以相當於企業已繳關稅20%~30%的價錢,收購“關稅退款權”。
進口商若認定所繳付的關稅不合法,告上法院挑戰關稅的合法性,而最高法院若最後支持下級法院的裁決,判川普大多數關稅違憲,那意味進口商可能收到壹大筆錢財(有多大?川普政府光是7月征收的關稅稅收就逼近300億美元)。
除此之外,進口商也能以遭不當課稅為由,尋求退款。
所以,如果川普關稅遭到推翻,必須退還稅款,持有這種“關稅退款權”的獲利拾分可觀。
但對已繳關稅(比方說1,000萬美元)的進口商而言,如果先賣出“關稅退款權”變現(換取比方說200萬至300萬美元現金),可省去熬過法院判決程序走完的漫長等待期、期間的不確定性,並且紓解財務壓力。畢竟走法律途徑挑戰關稅合法性,涉及高昂的成本和不確定性,這可能促使許多企業考慮賣出“關稅退款權”。
因此,自從上周聯邦上訴法院判川普關稅違法後,企業向華爾街詢問“關稅退款權”的熱度大增。
專精國際貿易的法律事務所Sandler, Travis & Rosenberg常務董事費德曼說:“我們有許多客戶詢問此事。”但他表示,該公司並未參與這類交易。
據悉,壹些遭川普關稅打擊的美國大型企業,也在評估出售“關稅退款權”。
不過,目前看來,這種交易的風險非常高。川普堅信最高法院會判政府勝訴,財長貝森特也警告關稅萬壹被推翻將導致經濟“災難”。
費德曼指出,這種交易的高風險性質,反映在“關稅退款權”訂價條件上:相較於企業若成功主張關稅退款權可實際取回的金額,買方開給“關稅退款權”賣方的價錢僅占壹小部分。-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