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4 | 来源: 真实人物采访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6岁,我上了小学。土耳其学校课程繁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手工、音乐、美术等,但有一门课是必须要上的,那就是宗教课。
在土耳其,每个孩子在10岁之前都要接受宗教教育。
10岁之后如果想停止上课,必须由家长提出申请,批准后才能停止上。由此可见,土耳其人对自己国家宗教的重视。
(上中学时的我)
我从小学到中学功课一直比较优秀,高考考入非常有名的阿纳多卢大学的经济专业。
尽管家境还算不错,但我还是想用自己的双手赚取生活费,同时也为了锻炼社会实践的能力。
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在一家银行找了一份兼职,月薪相当于人民币两三千块钱。
这份兼职正好和我的经济学专业息息相关,真的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了。
由于在大学期间表现优异,我获得了去外国大学做一年交换生的资格。
这个消息令我欢呼雀跃,我终于有机会去童年时就分外向往的中国了。
可是当我把想去中国的想法告诉父亲时,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理由是中国太远了。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
迫于父亲的压力,我不得不放弃去中国的念头,闷闷不乐地选择了德国的纽伦堡大学。
(土耳其大学期间的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谁能想到我的这个不得已的选择竟让我和中国结下了更深的缘分。
2015年,我来到德国纽伦堡大学,学校里浓郁的学术氛围渐渐冲淡了我初来的不快。
一天,我正在教室等待老师来上课。那节课是经济学基础原理,由于我已经学过这门课,兴趣不大,一直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
这时,一个蓄着小胡子的亚洲男人走进教室,凭直觉,我觉得他是中国人,就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他有点腼腆地冲我笑笑,在我的示意下坐在了我的身边。通过攀谈得知,他果然是中国人,名叫刘俊洪,来自中国河南农村。
他在这里读MBA工商管理硕士,由于本科读的不是经济专业,就来我们本科班补上这门基础课。-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