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4 | 来源: 失落的壹角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在27岁迈向28岁的这年里,我做了一件我一直很想去做的事——旅居。
在新疆的旅游结束后,我便在伊宁旅居了一段时间。
我想趁着还不算太晚的时间里,在还没有太多羁绊的情况下,勇敢地去探索一次打破常规的生活。
如果没有来,我想在办公室的那个空间里我永远也想象不到, 我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如何喜欢上这座城市。
1
对伊宁的第一印象,打车真困难。
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在打车软件叫了好久的车都没叫到,路边拦出租车也不停,直到我回到出站口旁边的一个出租车接送车道里,这些车才停。
司机问我去哪里,我报了地址后他让我上车,但车上已有乘客,他说可以上,是顺路的。
我一开始觉得很奇怪,这司机一路上还不开导航,后来才知道,是因为伊宁这座城市很小,东西直径不到30公里的实打实的小地方。出租车一般都会为了方便,接上顺路的客人一起走。
伊宁会惩罚每一个刚到这座城市打车的人。半小时起步打不到车是家常便饭,即便有遇到空的出租车他们也不一定会停,这一点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为什么。
在这里打车跟内地是不太一样的,首先当地的司机常用的打车软件不是滴滴,而是有滴出行。其次,在路边看到任何私家车,你都可以尝试一下招手示意停车。这里的私家车不像网约车一样要按程序接单办事,他们很可能是路过,但看到你有打车需求,就顺路送你一程,也不打表,按公里数来给你算价钱。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好在伊宁小,打车的费用通常都不会很贵。在不赶时间的情况下,尝试公共交通或共享单车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在伊宁住得很开心,除了打车。
2
到了民宿,我一眼就喜欢上这个环境,我是在某书上刷到这家民宿的,当时已经选好了一家很不错的青旅,但在看到这家民宿后,我还是果断地选择了这里。
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一个人身上散发的某种气质,你一眼就能感觉到,你一定会跟这个人产生很多共鸣。
房东姐姐非常和善,她是新疆人,之前一直在深圳工作,也是因为这一点让我倍感亲切选择这里。她帮我拿行李,招待我吃水果,让我刚来就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那一刻我有预感,我会在这里过的很惬意。
这个小区很特别,全部都是独栋的小别墅。在屋前到处都有住户栽种的花和果树,还有菜园子。我想我妈妈一定特别喜欢这样的地方,随处可见的绿化,像是城镇和乡野中间隔出来的一片世外桃源。
我看到他们就在自己屋前,拿着树杆掏果子。
风穿过时光,感觉像回到了我的童年,那个蝉鸣聒噪、窗外枝桠疯长、我爬到树上,无忧无虑的夏天。
现在的我伸手就能够到果子,但因为不是自己种的,我也不好意思摘,我盯着它,感觉它好像随时会砸我脑袋上,我心想:既然如此,我就拿我的脑袋接果子吧,砸我脑袋上就算我的了。
在喀赞其里,我也看到很多房屋前会栽种果树,房东姐姐说,因为这里生活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街巷布局保留了中亚传统民居“阿以旺”式庭院特色,又融合了中原合院的布局逻辑,便会形成“家家有庭院,户户栽花果”的生活图景。
3
到伊宁后,我就开始自己做饭了。民宿里有开放式厨房,布局很大,我们常常一边择菜,一边聊天,一边看剧。
无论是房子的装修设计、还是家私用品我都很喜欢。我仿佛在这提前过上了我理想中的养老生活,在这样的梦中情屋吃饭,二十块的饭菜都吃出两千块的用餐体验。
顺过一路的朋友关系,让我们不期而遇在这里吃了一顿又一顿的饭,但又不止是饭。
房东姐姐用一整个大西瓜榨了几杯西瓜汁给我们喝,从此夏日的西瓜汁再也不会比这一杯更甜更解渴。
有一天晚上和房东姐姐打开了话匣子后聊到很晚,我原以为她是不婚主义,聊了以后才知道她已经结婚了,但她丈夫还在深圳,她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家人选择留在了新疆。
我听到的时候感到很意外,结婚但异地是能在婚姻关系里共存的吗,这番谈话像是打破了一些我的固有思维,我也与她敞开心扉聊了很多,聊到了我对感情的困惑,聊到了横冲直撞那年,记忆里布满的热情、真诚、勇敢与小心翼翼。
我不后悔跟她说了很多私事,有什么所谓呢?
转眼这个夜晚就会被人来人往的租客覆盖掉,我的故事会被埋进土地,会化成雨滴,会揉进风中,悄无声息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但只有我承载了这样的记忆,只有我记得为什么它开始变得与众不同。
从跟她对话中我感觉她是一个在感情上比较清醒的独立女性,但结婚的理由是因为父母的催促、长姐的责任、以及年纪到了。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同样的矛盾感,既不愿在感情生活中委屈自己,又觉得无法抗衡世俗的目光。
那不止是我和她的课题,是所有觉醒但有太多顾虑而迟迟不敢拥抱真理的女性共同的课题。
她跟我分享了租客中绚烂的“她”们的各种故事。
说有一个阿姨,五十多岁了但看起来保养很好很年轻,她正一个人走遍各个城市旅居。在伊宁的时候延长了居住的时间,因为她遇上了一个小年轻,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
说有一个女孩子,跟我年纪差不多大,穿着前卫比较叛逆,本来是来新疆玩,但遇到了一个当地的小伙子后两个人恋爱了,她就留在了新疆。
有些人正经历的际遇一开始就在我们的认知以外,所以它从不会出现在我们的选项里。但是她们的勇敢,让我惊觉,原来人还可以这样活着。
一切美好都会发生,无论什么年纪。
4
另一个租客姐姐,她旅居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说来挺巧,租客姐姐是建筑设计,房东姐姐是室内设计,而我是平面设计。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设计圈。
她刚从大理过来。她说大理那边都是从各个城市过来这里躺平的人,目标很一致。
说那里更适合旅居,无论是物价,还是天气。
我问她,旅居这么些年,有没有遇到过很聊得来的朋友呢,又如何对待这种萍水相逢的缘份呢?
她说,平常心看待就好,如果你不知道怎么面对离别,那就是离别的次数还不够多。有缘的人,总是会再相见的。
我觉得缘份这个词,似乎有些微妙,让我这种不擅离别的人,总觉得有些略微伤感。不知道是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故事有始有终才算缘分,还是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灿烂过也算缘分。
5
在离开伊宁的前一天,我去菜市场想买个玫瑰味的馕,卖馕的大叔在旁边招呼,我指着这些形状大小不一的馕问他这些都分别是什么,他很热情的介绍,但是他疆普实在太浓了,听不懂他在说什么,里面做馕的小哥笑了,帮忙翻译了一下,说是羊肉馕,会咩咩的那个羊肉馕,然后我就听懂了。
他见我买玫瑰味的馕,问我是从云南来的吗,我说不是,我从广东深圳来的。他说他去过深圳的华强北和东门,我便问他那你觉得深圳好玩吗?我没有听到他的回答,估计他的普通话听力也达上限了。但其实我挺想知道他来深圳为什么去的是华强北和东门,是深圳真的没其他地方可去了吗。
在里面买完菜以后,出来又遇到了卖馕的大叔,他还是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说下次再来,我也开心地跟他招手,我说我明天就走了,他便改口对我说,那一路顺风。
我本不是一个随便对人侃侃而谈的人,我不擅长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谈论太多,习惯保持着礼貌但疏离的客气,认为保持沉默便是保护自己。
但这一次,无论是路边卖馕的小商贩、打车的司机、拼桌吃饭的路人、还是房东姐姐,我无一不是畅所欲言。
就好像我本来就是一个开朗大方的人。
我能感受到他们很大的善意,以及仔细发现会看到他们眼里那些纯粹、质朴的东西。
我对他们而言是旅人,也像来自远方一个不会再见面和联系的朋友,他们不会好奇你一个月月薪多少,家住哪里,结婚没有,他们只会问你玩得开心吗,吃了好吃的吗,以及,欢迎你下次再来。
那些不设防的对话里,重新将我与人的距离拉近,直到我再次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可以是简单的、纯粹的。
不认识,但我们彼此祝福。-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