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5 | 來源: 棱鏡 | 有0人參與評論 | 專欄: 車展 | 字體: 小 中 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8月末的成都,被連日的陰雨籠罩,最高氣溫降到了21度。
8月29日至9月7日,壹年壹度的成都車展在西博城舉行。其中,最直觀的“涼意”在於約25家品牌的缺席。在這之中,豪華、超豪華品牌占比近半。
16號館,因曾被稱為豪華品牌館而備受關注。去年成都車展時,16號展館匯集了勞斯萊斯、賓利、蘭博基尼、保時捷等品牌,如今,這些品牌沒有繼續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小米、紅旗……
此外,去年已經缺席的瑪莎拉蒂,今年則繼續缺席。贰叁線豪華品牌,如雷克薩斯、英菲尼迪、捷尼賽思、捷豹路虎等,同樣不見蹤影。
對於超豪華品牌來說,這確實是寒冷的壹年。
保時捷今年上半年在華銷量同比下滑28%,瑪莎拉蒂今年前伍個月全國僅交付384輛新車,平均每月不到80台。
相較之下,比亞迪、長安、奇瑞等傳統車企以“包館”的姿態亮相成都車展,仰望、尊界S800、極氪9X等被擺上“C位”,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市場格局風雲變幻,而每次的車展,仿佛是壹面鏡子,照射出車企的“悲喜不相通”。
(成都車展現場,作者拍攝)
超豪華陣營集體“消失”
8月29日開幕的2025成都車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 “豪華車斷層”。
16號館的變遷無疑具有象征意義,2024年的成都車展上,該展館還放著勞斯萊斯幻影,如今已經被小米SU7、YU7等取代。
豪華品牌大規模缺席的背後,是市場低迷的表現。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7月,豪華車零售數量為17萬輛,同比下降20%,環比下降29%;零售份額僅9.3%,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超豪華品牌進口量自2023年起持續走低,這壹下滑趨勢在2024年至2025年仍在延續。
以保時捷為例,此前無論是北京車展、上海車展,還是成都車展、廣州車展,保時捷均未缺席。
然而,今年的保時捷,情況或許不容樂觀。數據顯示,保時捷今年上半年在華銷量僅為2.1萬輛,同比下滑28%。這是該品牌在中國市場連續第肆年銷量下滑。對於中國市場銷量下滑原因,保時捷稱,是中國豪華車市場嚴峻的市場環境及激烈的競爭所致。
歷史數據顯示,2022年,保時捷在華銷量首次下滑,同比下降2.5%,2023年、2024年則分別下降15%、28%。
而縱觀全球數據,保時捷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球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6月,保時捷在全球共交付146391輛汽車,同比下降6%。除中國外,歐洲市場上半年銷量同樣下降8%,其中德國同比下降23%。
保時捷當前面臨的困境可謂 “前所未有”——盈利能力大幅縮水:受電動化轉型高額投入影響,保時捷核心收益率從以往的15%左右,大幅下跌至5.5%。
除保時捷外,瑪莎拉蒂的處境同樣艱難,去年國內銷量僅1209輛,同比下跌58%,至今仍無回暖跡象。
“對豪華車而言,參展的成本和收益如今越來越不匹配了。”壹位車企人士分析稱,“參會布展,展位費、搭建費、人力成本、宣發經費,需要上百萬元。對於豪華品牌而言,這個數字可能更大。”
而當下的市場環境,這樣的投入越來越難收回成本。投入產出比不再符合預期,撤退便成了必然選擇。
東風本田首次缺席
除了豪華品牌,東風本田、起亞、東風標致、雪鐵龍等合資品牌也未出現在成都車展上。
其中,東風本田的缺席令人意外。在2024年的成都車展上,東風本田還高調參展,在6號展館,東風本田的展位面積幾乎與對面的壹汽大眾相當。
在國內的車展,東風本田與廣汽本田通常分別參展。其中東風本田生產CR-V等車型,廣汽本田生產雅閣等車型。
“我們已經身處生死局,退無可退了。”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潘建新在近日的壹則內部發言中說道。
根據東風集團控股發布的產銷數據,東風本田的現狀的確不容樂觀。2025 年上半年,東風本田累計銷量僅為14.9萬輛,同比下降幅度高達37.4%,成為了東風集團降幅最大的品牌。而2021年,這個數據為71萬輛。
在車型表現上,除了CR-V之外,其他車型的表現差強人意。其余如思域、英仕派等燃油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隨著其競爭力減退,銷量已經出現大幅下滑。尤其是思域,今年上半年銷量同比暴跌42%。
8月18日,廣東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官網披露信息顯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出售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50%股權,目前項目處於預掛牌階段,轉讓底價待定,掛牌截止日期為9月12日。
公開信息顯示,東本發動機是由東風汽車公司和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共同投資,於1998年7月1日創建的合資企業,負責開發、生產、銷售轎車用的發動機及其零部件,並提供相應的售後服務。
去年7月,本田中國宣布將關閉中國境內7條整車生產線中的2條,其中,東風本田於去年11月調整了第贰生產線。
在伍個月前的上海車展上,東風本田正式發布了“油電同質”戰略。在新能源領域,東風本田已經先後試水過插混以及純電路線。
然而,無論是最早的“e:NS”系列,還是後來的“燁”品牌,亦或是“靈悉”品牌,東風本田推出的新能源車在國內新能源市場上表現並不理想。
除了東風本田,韓系品牌起亞和東風標致、雪鐵龍,均在被市場邊緣化。2025年前7個月,起亞在華銷量僅4.55萬輛。
合資品牌的“突圍戰”
在本屆成都車展上,也有不少合資品牌正在努力“突圍”。壹些合資品牌壹改往年“油改電”的弊病,下定決心,要在新能源市場上與自主品牌及新勢力“掰掰手腕”。
從長安馬自達,大眾,到上汽通用,本次成都車展均以集體“反攻”的姿態高調亮相。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的競爭推向白熱化,成為本次成都車展的另壹個鮮明特色。
“未來的拾年、贰拾年,如果合資(品牌)還想在中國市場有壹席之地,就必須要變化。”上汽通用汽車總經理盧曉表示。
在成都車展期間,上汽通用共舉辦了叁場活動。其中,別克高調亮相了其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並發布了壹系列技術路徑。
成都車展上,上汽通用宣布其輔助駕駛系統命名為“逍遙智行”,與智能駕駛公司Momenta合作開發。此外,別克今年還推出了“逍遙”整車架構,融合了動力域、底盤域、輔助駕駛域和智艙域肆大技術。該架構100%由中國本土團隊開發。
“成都車展‘至境’品牌首秀和‘逍遙’架構的展示,標志著合資品牌從‘市場跟隨’轉向‘技術引領’。”上汽通用別克的壹位人士如是說。
在最近的媒體溝通會上,上汽通用總經理盧曉表示,上汽通用已經連續肆個季度保持盈利,管理層獲美方股東多次表揚。
除了上汽通用,作為傳統合資巨頭,大眾在新能源領域也動作不斷。本次成都車展,大眾攜ID.家族“全系出擊”,並設置了獨立展台。
壹汽大眾方面稱,從2026年起,壹汽大眾將推出10款全新車型:包括5款純電、2款插電混動、2款增程式混動,以及1款全新燃油車型,每壹款都是針對中國客戶需求的“定制之作”。
從產品角度來看,本屆成都車展上,不少合資品牌開始采用自主品牌的產品策略,推出相應產品進行競爭。如由國內技術團隊主導的新能源轎車東風日產N7、采用增程技術的別克至境L7、混動SUV沃爾沃XC70等。
這也是今年國內市場競爭的壹個縮影——在被自主品牌趕超後,不少合資品牌希望用更中國化的方式奪回市場。
自主品牌“包館”
50萬級豪華車市場,曾經是奔馳GLS、寶馬X7的天下,如今卻被問界M9等自主品牌霸榜。
與超豪華“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主品牌的“熱”。自主品牌在本屆成都車展上開始用包館的形式集中展現。比亞迪、奇瑞分別包下9號館、5號館。
作為西南央企,長安汽車同樣包下整個展館。在10號館,長安旗下阿維塔、深藍、長安福特、長安馬自達等悉數登場。
(成都車展,奇瑞包下整個展館。作者拍攝)
本屆成都車展,極氪9X、嵐圖追光L、享界S9T和仰望U8L等車型集體亮相,它們的價格區間覆蓋了30萬至130萬元,填補了國際豪華品牌留下的市場空白。
其中,極氪9X在車展首日公布了47.99萬元到56.99萬元的預售價格,據介紹,在發布會結束後僅1小時,訂單已突破42667台。
轎車方面,享界S9T作為壹款豪華旅行車,在成都車展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同樣引發關注的還有嵐圖追光L,是嵐圖汽車的全新中大型轎車,主打高端插混市場。這些車型成為了傳統“5、6、E”(寶馬5系、奧迪A6L、奔馳E級)的有力競爭者。
今年成都車展的另壹大變化,是不再單獨設專門的媒體日,在車展首日即對觀眾開放,這壹變化讓成都車展的賣車屬性變得更強。
即便是媒體日,各色主播、銷售人員已經開始對著直播鏡頭,聲嘶力竭細數各項優惠。
在現場,即便是同款車型,不同經銷商給出的報價也不盡相同,而消費者總能找到更低的價格。以“5、6、E”為例,在成都車展上,壹位經銷商對著壹輛奧迪A7L,報出了26.37萬元的裸車價;而寶馬5系525Li,裸車售價同樣降至30萬以內。
甚至,非成都地區的經銷商也來到現場,他們都希望趁著車展“沖量”。
“成都車展就是個賣車的展會。”壹位經銷商如是說。-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