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6 | 來源: 只給少數人看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最近,壹些自媒體說,廣州驚現中年男子免費送婚房。
假如這事是真的,那這個男子真的挺慘。
他2019年花90萬在廣州荔灣灣長壽東路247號買了壹套30平米的房子,總價90萬,他付了首付。房子基本沒怎麼裝修,可以說是大眾輿論眼裡典型的“剛需”。到今年,他已經還了6年月供了。
本來這套房子是打算結婚用的,結果,今年5月,他女朋友又和他分手了。雪上加霜的是,大環境不好,行業不好做,他的收入斷崖式下降。
他對這樣的日子,看不到希望,所以想把這套房子免費送給想要的人,只要對方還剩下的55萬月供就行。首付、6年月供近40萬,他都當“沉沒成本”了。“沉沒成本”不是我加給他的,是他自己知道這個概念。
壹
不太清楚此事是真是假,不過,自媒體倒是把房子內部和產證都亮出來了,看起來很像真的。
其實去年媒體就已經報道過不少地方“免費送房”的新聞。
不知道你看了這個案例,會怎麼想?
多年來,大眾輿論壹直呼吁嚴厲打下來房價。太多的人們認為,只要把房價打下來了,“剛需”人群就買得起房了。
可現在呢?房價確實打下來了,但“剛需”人群不但不買房,還被迫賣房!甚至被迫“免費送房”給別人!
這就是經濟學上常說的“事與願違”:行政調控的結果與宣稱的目的總是截然相反。
如果目的是讓“剛需”賣得起房,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改革土地體制,實現市場化供地,如此,房子供給大,城市化大發展,人們搞錢容易,“剛需”人群自然買房更容易。
可大眾卻要求采用行政調控的做法,結果就是事與願違。
為什麼房價打下來了,“剛需”人群反倒被迫賣房?
因為行政管制削減了房子的價值,這使得現金緊張的“剛需”人群更加不願意持有房子。另外,地產下行帶動經濟下行,“剛需”人群搞錢的前景更加不明朗,所以被迫“免費送房”給別人。
贰
類似的事與願違的例子,這些年老在發生。
我有個朋友,是個小企業老板。他這個行當,如果能搞到風險投資,是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他還經常舉同學、朋友拉到風險投資,沒幾年就上市的例子。
前幾年,他跟著輿論喊“壹鯨落萬物生”,痛斥互聯網巨頭“不搞芯片,眼裡只盯著賣菜的生意”。
我說:“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互聯網巨頭受錘,你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他說:“那怎麼可能呢?打它們,跟我們中小企業有什麼關系?”
前些天他也有點醒過味來了,自己在那說:“印了這麼多錢,但大家都感覺沒錢,錢去哪了?因為企業信心不足,風險投資不活躍,所以大家都沒錢。”
我跟他說:“你有沒有想過,風險投資為啥不活躍?因為風險投資去組織資金投資你,是希望你能夠做大。如果做大就會被打,風險投資當然就懶得搞了。”
前些年喊“壹鯨落萬物生”的,有不少人是中小企業老板。他們想的是,倒下壹鯨,不就給他們這些中小企業家騰出機會來了嗎?那是多麼美好、多麼欣欣向榮的景象啊。-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