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7 | 來源: 上觀新聞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考古揭示,百萬年前,吳越大地就有古人類活動、生息。在錢塘江畔的上山遺址,壹萬年前的先民成功馴化水稻,從事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農業生產;八千年前的跨湖橋人“刳木為舟”,拉開了探索海洋的序幕;氣勢恢宏、秩序井然的良渚古城,以其精密的水利系統和象征王權、軍權的玉禮器,實證了中華伍千多年文明史。
浙江浦江上山遺址考古發掘復原場景
浙江杭州跨湖橋遺址博物館 舟楫制作復原場景
精於技藝、善於創造,是吳越先民留給後世的鮮明印象。早在商周時期,吳越先民就已燒造出原始青瓷。至東漢時期,吳越地區制瓷工藝迎來飛躍,窯中出土的青瓷呈現出穩定、柔和的青綠色。其長達千年的燒造歷史,深刻影響了中國瓷器的審美風尚與工藝格局。海路開通後,這裡的瓷器漂洋過海,抵達世界多地,成為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亮麗名片之壹。
浙江省博物館藏 原始瓷
周朝王室衰微、諸侯並起之際,吳、越兩個諸侯國先後興起,並揮師北上逐鹿中原,稱雄壹時。節目聚焦吳王子光戟等出土文物,結合無錫闔閭城、蘇州木瀆古城等城防遺址,展現了吳越兩國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和軍事思想。
節目首次系統性梳理吳越地區的水利傳統——從良渚水壩的防洪灌溉,到春秋時期胥溪、邗溝的運河開鑿,再到隋唐大運河的貫通,展現水利文明的演進脈絡。-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