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8 | 来源: 农民日报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毕业回村就等于书白读了?近日,河南洛阳25岁女孩柳璐雅的选择,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关于“读书价值”的讨论。大学毕业后,柳璐雅本来能在大城市找一份安稳体面的工作,但她没选这条“常规路”,而是转身回了农村老家,跟父亲一起照顾瘫痪的妈妈和脑瘫的哥哥。
这个选择,让很多人难以理解,他们认为“读了那么多年书,最后还不是回村种地。真是学费白交了,书也白读了。”对此,女孩的回应是“大家之所以会这么觉得,是因为把读书和挣钱划上了等号,读书的意义不止于此。正是因为读书,才坚定了我回来照顾家人的选择。”
这话,太有力量了!
很多人觉得,读书就该去城市,就该挣高薪,就该“跳出原本的圈子”。但谁说,读书的意义就只能是挣钱?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对读书的刻板印象:把高等教育和城市高薪死死绑在一起,返乡就等于“没出息”。在这种有点功利的眼光里,上学变成了一种投资,讲究经济回报和地位的改变。相比之下,女孩做了更为勇敢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家庭照护也是劳动,甚至比很多职业都更辛苦、更沉重,只是它没被标价,没有被看到。她明白百善孝为先,相比于独自高飞,陪在家人身边、扛起责任,才是她更想要的日子。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教育所带来的,不仅是学历,更是一种明事理、知感恩的能力。
你说,这不就是读书的真正价值吗?
我们看到,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的褥疮逐渐好转,哥哥有了新的视频播放器,父亲脸上的笑容多了,家庭氛围也变得温馨而充满希望。可以说,她的世界变小了,但是爱却变大了。有人想捐款帮她,也被她婉拒了,她说“感谢大家的善意,但凡事得靠自己”。她不求谁施舍,不给家人添怨气,靠自己,把家撑了起来。
你说,这样的人,是失败吗?-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