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8 | 来源: 三立新闻网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蒋介石 | 字体: 小 中 大
雅尔达会议于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的雅尔达举行。(图/翻摄维基百科)
失去东北与外蒙古内战胜败天平倾斜
郝柏村在回忆录及多次访谈中强调,接受《雅尔达协定》对国民党而言是“从国际层面主动放弃博弈空间”,直接导致两大战略失误:
1. 外蒙古独立:在苏联军队的监督下,外蒙古于1945年10月20日举行公投,高达97.8%的民众投票赞成独立,中华民国从此失去156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蒋介石虽在日记中称这是“一生最难堪的时刻”,但已无力回天。
2. 东北易手:苏联军队在撤离东北前,将接收的大量日军武器和资源移交给中共。这使得国民党军队在接收东北时,面对的是一个已被中共稳固控制的根据地。东北野战军在苏联扶持下迅速壮大,成为日后解放战争中决定性的力量。
1941年4月13日苏联与日本在莫斯科签署《日苏中立条约》,该条约在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入侵满洲前夕被苏联废止 。(图/翻摄维基百科)
郝柏村认为,如果蒋介石当初拒绝签订条约,苏联若强行占领东北,其行径将与日本侵略无异,国民党则可借此争取美国更多支持。然而,签约后国民党不仅失去了战略主动权,还亲手扶植起自己的对手。
这场被历史学者普遍认为是“战略失误”的决策,最终让国民党失去在东北立足的机会,也为后来的国共内战埋下了败因。郝柏村感叹,若当时蒋介石坚守主权或寻求国际声援,也许能阻止或延缓这一结果。-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