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09 | 來源: 霧風志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鄭以信要求更多照片,甚至親自去了案發現場,在充滿血腥的現場,她似乎回想起了當年犯案時的快感······她提出模仿犯可能是男性、使用斧頭壹下切斷頭部,並盡可能活用了現場道具,包括正對著屍身的那面鏡子。
在現場進行側寫的鄭以信和兒子這壹幕很有意思——隔著塑料布幕看不清對方的臉,正如他們雖然緊密卻又如此陌生的關系,掀開布幕的老警察是提供了母子再次相見、彼此了解契機的角色。
老警察未對秀悅說出口的,當年鄭以信的另壹個條件,大概就是好好照顧兒子吧。
根據鄭以信提供的線索,警方鎖定了泄露公審資料的人,因為模仿犯的細節模仿得非常到位,很可能是看過內部資料的人。順著這個方向,他們發現了壹個奇怪的男人······
徐具完患有精神分裂和妄想症,他綁架了同母異父的兄弟金泰碩壹家。熱衷重生題材小說的他將自己想象成金泰碩,綁架其妻女壹起生活。
同時他也是鄭以信的狂熱愛好者,警方以為是“螳螂”模仿犯才抓住了徐具完,沒想到被鄭以信幾句話便試探出,他根本不是模仿犯!
鄭以信與徐具完的對峙場面充滿了戲劇張力,當徐具完威脅到她的兒子,壹直以平靜的樣子出現的鄭以信瞬間被激怒,露出“螳螂”的殺人沖動本能。
徐具完不是模仿犯,線索又斷了,目前犯人的犯罪側寫大致整理壹下:男性可能性大、“螳螂”狂熱愛好者,但犯罪現場的鏡子隱隱留下“我比螳螂更厲害”的自戀特征,並且看過警方調查或公審資料。
但我認為有壹點不能忽略——“螳螂”連環殺人案的受害者都是犯過重罪的男人,不能視作單純的變態,比起快樂型殺人更接近清道夫類型,頗有以暴制暴的意味,尤其割舌、斷頭等極端毀損屍體的行為透出對男性的復仇、厭惡情緒。-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