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1 | 来源: 千寻千寻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婚姻 | 字体: 小 中 大
我就不一样,我从出生到长大没有离开过父亲的视线,加上我自小体弱多病,父亲对我照顾更多也是正常。
每次我生病,父亲就将我抱在肩头哄,半夜发烧,他可以整夜不睡觉照看我,连母亲都觉奇怪,他那么暴躁的一个人为何对我这么有耐心。
有一次我高烧到惊厥,那时天还没亮,父亲抱着我就往市区的医院冲,当时我们住的地方在城郊,没有公共交通,也不像现在可以打车,父亲抱着我一路狂奔去的医院。
我烧成了肺炎,没钱住院,父亲四处借钱。
认识父亲的人都知道他一辈子要强,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为了我他可以低三下气求人。
这些我姐都看在眼里,对我的嫉妒和恨意更加不加掩饰,有时候我都分不清她是更恨父亲还是更恨我。
至于我弟,他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已经开始实施,为了生他父亲背了处分不说还降了工资,这让父亲非常恼火,连带对本应最得宠的幺儿也喜欢不起来。
后来他从公汽公司调走,也是因为背了处分,他处处受排挤,干脆一走了之。
扯远了,再说回到母亲。
作为对母亲的“示好”,父亲除了更加偏心我,他还做了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他将家里的财政大权交给了母亲,每月发工资就如数上缴,一分不留。
以前可不是这样,母亲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哪怕买包盐都得找父亲伸手,非常没有尊严。
为了手上宽裕点,母亲不得不起早贪黑在生产队种菜赚工分,后来公社将地分到了户,我家也分了两块地,母亲于是更加辛苦地种菜,任劳任怨。
Image
即使是寒冬腊月,池塘里的水结了冰,母亲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摘菜洗菜,然后挑着去城里卖,肩膀破了皮,一双手冻冻得像胡萝卜她也不在乎,赚的钱一部分贴补家用,一部分自己偷偷攒下来。
这还不够,她还去我们当地的工厂接一些零工,比如在劳保厂做雨鞋,在扇子厂做手工,但这种活不是每天都有,只能是有总比没有强。
不得不说,父亲将工资上缴母亲,对缓和两人关系确实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家里大小事他也不再自作主张,而是会跟母亲商量,虽然大多数时候还是他做主,至少给了母亲表面上的尊重。
甚至他下班回家后,有时还会下地帮母亲忙活菜园子,家里的活他也帮着做一点,以前可是酱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
那时候我们三个孩子已经逐渐大了,弟弟都上小学了,父亲那时候工资才几十块,要养活一家五口人,捉襟见肘,入不敷出。
为了改善家里经济,父亲不得不出去接私活,大雪天,父亲经常半夜出门去给人修车,他躺在结冰的车底干活到天亮,等他从车底爬出来的时候都冻成了冰人。
天亮他还得去上班,一点也不能耽搁,还不能让人知道,因为那时候他们单位是不准搞个体经济的,好几次父亲都被单位的人抓到在大会上通报批评。
父亲找领导理论,“我一家子要养活,不在外面接点活只能饿死,你们管吗?”
单位领导看我们家也确实困难,答应会照顾。
父亲当时已经不在公汽公司了,调到了环卫部门继续做汽车维修,在他三番五次找领导后,母亲被安排到下面的环卫所扫大街。
虽然是临时工,但毕竟有份正经工资,跟接私活做零工还是不一样的。
母亲很看重这份并不体面的工作,虽然工资微薄又脏又累还被看不起,可是母亲觉得有工作就有底气,她不怕累,她要的是挺直腰板做人。
于是母亲除了忙活菜园子还得去上班,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要管,一堆家务活,母亲实质上比以前更累了。
母亲扫街扫了好多年,一直到四十多岁还在扫,后来单位精简人员将母亲清退,母亲哭得特别伤心。
父亲还安慰她,“不是还有我吗?有我一口吃的,就饿不死你!”
任谁听到这话,都会暖心窝子。
对于父亲的示好和转变,母亲当然也看在眼里,慢慢的,她放松了对父亲的警惕,觉得父亲可能真的变好了,不会再用暴力解决问题。-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