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NEWSDATE: 2025-09-13 | News by: 棱镜 | 有0人参与评论 | _FONTSIZE: _FONT_SMALL _FONT_MEDIUM _FONT_LARGE
他表示,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保利发展虽已保持较大强度的增量投资,但存量项目较多,去库存与盈利改善仍然需要一定周期。
总部位于上海的老牌国企绿地控股上半年更是“转盈为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实现营收944.96亿元,同比下降18.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6亿元,去年同期为2.1亿元。
位于杭州的绿城中国也是营收、净利双降。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实现总收入533.68亿元,同比下降23%;净利润为12.11亿元,同比下降64%;股东应占利润仅为2.1亿元,同比下降89.74%。其中股东应占利润创下近两年来同期最差盈利表现。
绿城中国曾是民企,创始人为宋卫平。2014年,中交集团入主,成为控股股东。
今年上半年,绿城中国所有业务收入几乎都在下滑。其中,物业销售收入496.5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37.57亿元减少22.1%;项目管理服务收入13.6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6.4亿元减少17%。
曾经的央企房地产公司“利润王”中海地产业绩也开始下滑。
2025年上半年,中海实现营业收入832.2亿元,同比下降4.2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5.99亿元,同比下降16.62%。
从销售额来看,今年1-8月,中海地产销售额1503亿元,从2024年的第二名跌至第三名。
营收和净利润仍保持增长的央国企有华润置地。从去年开始,华润置地取代了中海,当上了房地产行业新晋“利润王”。根据上半年财报数据,华润置地的归母净利润达到了118.8亿元,位居第一,与中海的85.99亿元拉开了差距。
不过,华润超越中海,靠的并非开发业务,而是运营性业务收入。其中,以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长租公寓等为主的经常性业务,虽然总营业额占比仅21.7%,但贡献了60.2%的核心净利润,达60.2亿元。
相较之下,开发销售型业务仅带来39.8亿元核心净利润,同比减少23.8%。
“在地产开发项目盈利难的情况下,央国企也勒紧了裤腰带。而无论是央企中的华润,还是民企中的新城控股、龙湖,他们的共性是购物中心、写字楼等业态带来的经营性收入,占比都大幅提升。这类业务为房企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一位券商地产分析师表示。-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