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4 | 來源: 上報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說起來,所謂中國式“新經濟政策”,只不過是廢止了供給制,解散了食堂,讓人民公社名存實亡,讓老百姓修養生息而已。 可是堅持階級斗爭的毛澤東,對此當然不會善罷甘休。 彭德懷因而抱怨,“唉,才吃了幾天飽飯,又.....”。 最後我也評論了毛主義的局限。
我的分析取向是現代化大前提下中共的經濟發展策略。 後經余英時、劉述先兩位前輩先生的推薦,集結成《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壹書,以學名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時間上頗有延宕。 在毛後中國知識人為國家謀出路的氛圍中,有位來紐約的訪問學者告訴我,我在《抖擻》上寫的評論(當然是老姑媽式的嚴肅文字),曾被社科院某研究所列為討論資料的內參。 北京大學研究現代化理論及比較現代化進程的羅榮渠老教授,是該校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他訪問紐約時曾約見,問我是否願去北大交流,我坦白相告,公務員身份無法請假。 後來我發現他在過世前出版了《現代化新論》。 更令我驚訝的是,在同門翟志成教授的著作的引述中,我發現原來羅榮渠當年在北大求學時,曾是吒叱風雲的左翼學生領袖。 這和曼哈頓山王飯店坐在我對面的循然老者的形象完全兜不起來。
楊小凱這封1984年寫的信(1984/6/29),顯示出他在理論思考上的深入縝密。 (作者提供)
毛思想的反動性
楊小凱看了我的《抖擻》文稿後,來信直率的批評我對社會主義制度研究的背景基礎不夠。 “述而不作”,固然使人了解毛澤東的經濟思想,但缺乏深刻的理論背景,因此在理解上也浮於表面。 他認為社會主義制度完全破壞了財產所有權概念,破壞了自由價格制度傳輸信息的功能,財產所有權與自由價格制度相結合的反饋調節機制不能起作用,所以在社會主義國家強調市場功能,馬上與企業的官僚任命制和價格制度僵化、沒有資本市場、勞力市場這些社會經濟基礎結構上的致命缺陷有矛盾。
楊小凱這封1984年寫的信(1984/6/29),顯示出他在理論思考上的深入縝密。 這的確是他的長項,也是我所不能及的。 他強調毛的思想的反動性其根源是馬列主義經濟思想反動的壹面的發揮,也是社會主義制度這種歷史的怪胎(或稱之為壹種寄生文化)的壹部分,所以如從制度危機或這種制度的機制特點這種大背景中去討論毛經濟思想的反動性,可能更會有深刻壹些的透視。
楊小凱又指出,對毛經濟思想的評述是否能收集中共經濟制度實際運行的更多材料,把它與實際經濟制度的運行對照起來。 例如,中國價格制度重大的歷史性事件是1966年反經濟主義妖風時宣布凍結物價和工資,這壹凍結就是拾來年,使中國的價格制度完全失靈,因而在壹種有相當工業基礎的社會化工業生產水平上,完全依賴實物分配,物物交換進行資源分配,價格制度徹底失靈,造成計劃人員不得不用壹種類似影子價值的辦法,估計各種物質在計劃中的重要性, 造成各企業單位必須用計劃外物物交換的辦法才能使計劃勉強實現。 這比蘇聯走得更遠。
這種幾乎完全的實物分配方式也可說是經濟史上的奇跡。 他認為由於中國人聰明的秉性,在這種空前僵化的制度下,發展出壹個發達的影子市場,由計劃機關,私人關系中的各種走後門,物物交換,拉關系形成壹種無形的龐大實物黑市。 它起著調節經濟的輔助作用,這在世界經濟中也是壹種奇特現象。 這都是毛的純政治方式管理經濟的後果。 這是毛的理想的實際效果,也是馬列理想的實際後果。 楊小凱認為如果能在討論毛的經濟思想時,以中國經濟體制實際演變的後果為基礎,則對毛的經濟思想會有更深刻的認識。
楊小凱最後表示,如果要他寫這個題目,他會在上述兩個方面做更多的文章。
話說回來,我所著眼的是共產黨的壹元化領導在領導人唯意志論的驅使下,會如何的肆虐,造成國家的災難。 這可從大躍進造成的大饑荒,令叁千多萬人“非正常死亡”的慘痛教訓,以及文革“浩劫”造成的生靈塗炭結果來證實。 諾獎經濟學家Amartya Sen指出,大躍進造成幾千萬人“非正常死亡”的情況,在民主制度的國家是絕不可能發生的。-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