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5 | 來源: 冰川思想庫 | 有0人參與評論 | 字體: 小 中 大
既然公眾普遍不相信“預制菜”,各方定義也不相同,也就說明,大家說的不是“預制菜”,而是別的什麼東西,比如消費欺詐,比如食品安全,等等。
就網紅羅永浩和西貝老板賈國龍的爭論,壹個從事餐飲業的朋友在他的朋友圈給賈國龍出主意說,只要問羅永浩壹個問題:
你直播間帶過貨的好蒜道糖醋蒜瓣、手工厚切吐司、厚切豬肉午餐肉、奶酪博士金裝奶酪棒、鹽趣多口味海鹽蝴蝶酥等科技狠活的包裝食品,哪個比你嘴裡所說的餐飲“預制菜”強?何須搞成這副鬼樣?
賈老板如能看到這條朋友圈,則應反思西貝的“危機公關”是否還有較大改進空間。
討論飲食問題的門檻,比俄烏戰爭等國際局勢要低得多,更沒啥風險,所以參與爭論的人真是多極了,導致輿論壹下就嘩然了,據說還大大影響了西貝的生意。
01
史上定義最混亂的概念
從動植物活體到餐桌,是個A-B-C-D-E-F-G環節甚多的漫長過程,從哪個環節起迄算是預制菜,不同的人,甚至不同的國家,理解都不壹樣。
在前幾輪爭論中,有人就發問,速凍餃子、饅頭、面包、漢堡之類,算不算預制菜?為此,2024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預制菜食品安全監管 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專門給預制菜下了壹個明確定義:
——預制菜也稱預制菜肴,是以壹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調味料等輔料,不添加防腐劑,經工業化預加工(如攪拌、醃制、滾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包,符合產品標簽標明的貯存、運輸及銷售條件,加熱或熟制後方可食用的預包裝菜肴。
上面是概念的內涵,下面是預制菜的外延,界定哪些不屬於預制菜:
——主食類食品,如速凍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飯、蓋澆飯、饅頭、糕點、肉夾饃、面包、漢堡、叁明治、披薩等。
——連鎖餐飲企業中央廚房制作的菜肴,不納入預制菜范圍。
——僅經清洗、去皮、分切等簡單加工未經烹制的淨菜類食品,屬於食用農產品,不屬於預制菜。
如此復雜的定義,想必邀請了語言學和邏輯學教授共襄盛舉。而按照官方定義,“預制菜”的范圍已經大大窄化,可以說是個小眾消費了。
圖/CFP
回顧這場爭論,可以發現,羅永浩說的“預制菜”,是壹種老百姓的定義,只要不是現做現吃,隔段時間才食用的,就是預制菜。而如果嚴格按照官方定義,羅永浩就不能說西貝的菜品是預制菜,因為西貝是連鎖餐飲企業,從它的中央廚房裡出來的菜肴,不叫預制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
目前還沒有人發表評論,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