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5 | 来源: 张又普 看中国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2022年9月13日是林彪事件51周年,去年9月13日一个名为“回到‘九一三’现场(九一三事件五十周年祭)’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这部由六集组成、总时长共五个多小时的视频里,披露了大量相关的历史文件和资料,讲述了913林彪坠机事件的详细经过和前因后果,主讲者是余汝信。
余汝信,出生于1950年,文革史研究专家1971年913事件之后至今,身为历史学者,他克服重重障碍,锲而不舍地四处收集资料努力钻研,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写出了大量913事件历史研究的著作,被一众专家认为是最详实、最可靠的学术资料。看了余汝信的视频后,我的许多疑惑得以消除,我认为可以这样说:经过包括余汝信本人在内的众多历史学家们的五十多年的研究之后,913事件的历史谜团已经解开,事实的真相已经大白了。花费了十几个小时,我把余汝信的视频看了三遍,并写下了详尽的读书笔记。这里,将笔记中几点重要内容,连同我自己的理解,公布给读者,希冀与大家一起回顾一下那个一度为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林彪究竟是怎么死的?
林彪(1907~1971),中共前国防部长,1969年在中共九大上被任命为仅次于毛的中央副主席其二号人物的地位被写入党章。如此位高权重的人物竟于1971年9月13日乘坐一架编号为256的三叉戟飞机突然出逃,并在蒙古北部的温都尔汗坠机身亡,成为轰动全中国的最大政治丑闻,史称913事件。仅在事件发生的一个月之后,即1971年10月,在未进行现场实地勘查、未获取任何证据的情形下,中共便匆忙以中央档的形式,抛出了官方的权威解释,说林彪的死因是:他们一行人从山海关军用机场仓促动身时,飞机的油料没有加满,升空后先向南飞了一段时间,然后才转往北边苏联的伊尔库茨克,绕了个大圈,导致航程增加,油料不足,被迫在蒙古北部紧急迫降,然而迫降时出现技术失败,导致机毁人亡。如此一说,无异于将林彪之死描述成一场交通事故,这在当时就被人们暗自质疑。此后几十年里,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间调查研究,围绕着林彪的死亡问题,在中共中央文件的说法之外,又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说法。
1971年11月20日,蒙古政府发表了《关于一架中华人民共和国飞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坠毁原因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出自蒙苏两国专家在飞机坠毁现场的技术勘查结果,是一份技术性强、可信度高的报告。余汝信以这份报告为基础,再加上广为收集的大量旁证,通过缜密的研究和分析,明确了下述几个事实:
(1)飞机坠毁时仍然带有大量的燃油。(注:坠毁地点距离伊尔库茨克很近)
(2)出事时,温都尔汗地区的天气状况很好,适宜飞行。
(3) 飞机坠毁时的速度是每小时600公里,并且,飞机的起落架没有被放出来。(注:飞机在紧急迫降之前,必定会放出起落架,并会将飞机降速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下。)
(4)飞机里安装有军用雷达导航设备,且没有发现迷航迹象,256号飞机的航向直指苏联的伊尔库茨克方位。
(5)飞机里安装有特种军用雷达设备,具备低空高速飞行的安全性功能。
(6) 飞机品质很好,排除坠毁前发动机工作失常的可能性。
(7) 飞机坠毁的原因只能是因为驾驶员的非常规操作而撞击了地面。
与林彪坠机涉事飞机相似的另一架三叉戟客机。(图片来源:免费图片 wiki/CC BY 3.0)
在余汝信的研究中,上述每一条考察结果都有着详实而充分的证据,它足以使人信服:在燃料充足、天气良好、导航设备完善的情况下,这架高性能的三叉戟飞机没有做任何迫降的动作,没有迷航,飞机撞向地面的原因只能是来自人为操作的因素。这不仅直接否定了中共关于坠机的官方说词,也否定了民间广为流传的那些扑朔迷离的传闻。请再次注意后面的第9条,作为中共中央专机的机长,潘景寅是当时中国大陆飞行水准最高的驾驶员,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从来不曾发生过任何操作失误,既如此,那么还能是什么样的“人为操作”,导致飞机撞向地面的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https://www.xiaohongshu.com/user/profile/61d3efa3000000001000be66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