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8 | 来源: 棱镜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旁的铜牛塑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五年了,在山顶买的基金终于回本了。”近日,有投资者兴奋地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持仓基金截图。
伴随着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创下十年历史新高,恒生指数突破26000点,年内涨幅近33%,不少投资者欣喜地发现,四五年前基金热潮中买入的基金开始陆续回本甚至赚钱了。
作为居民理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募基金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5.08万亿元,较去年末新增2.25万亿元。
随着赚钱效应凸显,基金发行也开始有所回暖。在居民大额存单陆续到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至1.6%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将成为居民存款搬家的重要流向之一。
新一轮财富盛宴中,机会蕴藏在哪些板块?曾备受投资者追捧的明星基金经理们,如今表现如何?
今年98%的基金都赚钱了
投资者林凡(化名)介绍,由于前两年市场行情震荡,自己已经很久不打开基金账户了,免得烦心。听闻市场已进入“慢牛”阶段,打开账户时她惊喜发现,2021年入手的多只基金,不仅回本了,其中两只的收益比例更是超过70%。
今年以来,随着股市交易活跃度提升,估值吸引力提升,基金赚钱效应日益凸显。
据Wind数据梳理,在统计的7451只股票型基金(含指数类、偏股混合、QDII股票等)中,今年以来,仅有137只基金亏损,占比不到2%。更有多达2582只基金收益率超过30%,占比高达35%。甚至有39只基金收益水平超100%。
如果今年买的基金没赚钱,就已经跑输了98%的投资者。
在行业板块中,仅有煤炭、能源板块今年以来仍录得亏损。而创新药、通信、有色金属、电网、信息科技等板块均大幅跑赢市场,今年以来收益比例超过40%。而今年收益靠前的规模超10亿的基金中,则基本被医药主题基金包揽: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
将时间拉长至三年,在统计的5092只股票型基金中,有1664只基金录得亏损,占比近33%。基金之间的收益水平分化巨大,收益表现最好的基金近三年收益率达242%,表现最差的基金则亏损超57%。在收益最好的前5只基金中,有3只为北交所精选主题。
这意味着,三年前买的基金中有六成已回本。需要指出的是,回本的主要贡献来自于2024年“9.24”政策引爆的行情以及今年以来的“慢牛”行情。在此之前,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可谓“煎熬”。
毫无疑问,今年才入场的投资者是幸运的。但更多的投资者是在2020年和2021年的公募基金热潮中入场,当时公募基金新增规模连续两年超过5万亿元,而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新增规模分别达3.49万亿元和1.84万亿元。百亿规模的“日光基”频频出现,足以证明投资者跑步进场的热情。
但2022年开始,资本市场震荡加大,导致不少投资者持有体验不佳。从2022年、2023年到2024年中期,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整体均录得亏损,分别亏损1.7万亿元、8984亿元和2938亿元。
医药得意,白酒失意
上一轮公募基金热潮中,催生了多位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明星基金经理。其中,易方达基金的张坤和中欧基金的葛兰成为顶流,高峰时期,两人在管基金规模均超千亿元。
但随着“喝酒吃药”行情不再,明星基金经理们未能续写神话,“追星”基金经理的投资者颇有怨言。尤其是医药板块整体下跌,令昔日“医药女神”葛兰也无力回天。尽管有资深基金业人士指出,葛兰管理的基金集中在医药领域,遇上板块行情整体下跌,基金经理能做得十分有限。自2021年7月至2024年9月之间,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A一度累计下跌超65%。-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