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19 | 来源: 新周刊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铂爵旅拍也曾在电梯间进行“听觉轰炸”:“婚纱照!去哪儿拍!”被网友戏称“精神污染”。
椰树椰汁更是“土味营销”的祖师爷,数十年如一日的Word艺术字包装设计,配上“从小喝到大”的双关广告语,甚至请男模到直播间跳操,尽管多次因“低俗”被批评和罚款,却始终坚持“土到极致便是洋”的独特风格。有消费者表示:“虽然包装丑,但味道确实好”,证明了产品力才是最终的底气。
(图/社交媒体截图)
还有一类不明所以的谜之广告。比如,一只猎豹在荒原上奋力追逐一位美女,美女惊慌回头,问:“为什么追我?”画面一转,“我要急支糖浆!”
百岁山的“水中贵族”广告,据说演绎了笛卡尔与克里斯蒂娜公主的浪漫传说,虽然多数观众表示“看不懂”,但却营造出一种所谓的贵族格调。网友戏称:“别的矿泉水卖水,百岁山卖的是爱情”。
总是戴着鸭舌帽的叶茂中,是冲突营销的鼻祖,他策划了“地球人都知道”“妇炎洁,洗洗更健康”等洗脑广告。他在《冲突》一书提出的“三流营销发现冲突,二流营销解决冲突,一流营销制造冲突”,影响了一代营销人。但许多国际4A公司对叶茂中的套路却不屑一顾。
有趣的是,“土嗨风”广告之所以风行,这背后其实是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营销哲学:“重复就是力量,简单就是王道,流量不分美丑”。有人认为,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最先被记住的就是赢家——不管最终是以什么方式被记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大师”
可为什么让“土味广告”霸占公众视野的幕后推手,都有自带神秘感“大师buff”?
如果好建筑挂上土招牌:菲利普·约翰逊 - 玻璃之家 康涅狄格州纽卡南。(图/社交媒体截图)
从气功大师、假院士到成功学导师,中国人们为何如此迷信 “大师”?
有些“老登企业家”们为何如此痴迷营销“大师”?
从心理学角度看,对权威的迷信源于人类几种深层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捷径:一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与认知闭合需求。当人们身处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时,会感到焦虑和失控,一个能提供一把“万能钥匙”和“救命稻草”的“大师”,恰好满足了这种“认知闭合”的心理需求,无论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二是从众效应与社会认同。人是社会性动物,会本能地认为“多数人选择的”或“成功人士选择的”就是好的、对的,当一排排品牌logo和合作案例呈现在眼前时,“既然他们都用,那肯定有效”,可以有效减少决策压力。-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