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20 | 来源: 译言 | 有0人参与评论 | 专栏: 糖尿病 | 字体: 小 中 大
过量摄入高糖分食品和精制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急剧飙升,迫使胰腺超负荷工作最终衰竭。华威大学临床副教授斯蒂芬·劳伦斯博士指出:“基因和家族病史只是为糖尿病上膛,而环境和生活方式,才是扣动扳机的手。”
印度新兴中产阶层的生活与祖辈截然不同,其可支配收入更高、久坐时间更长、爱吃家常菜的人更少。
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必胜客和麦当劳等跨国巨头抓住机遇,成功培育出将“西式饮食”视为身份象征的一代人。
劳伦斯教授直言:“他们追求自以为的西方精品,实则却是毒药。”
世卫组织指出印度正面临双重营养问题: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印度肥胖成年人数量已达1.8亿,位居世界第二。
不仅是中产阶级,印度全体国民的饮食结构都在糖尿病化。虽然碳水化合物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印度饮食的核心,但过去七十年来主食类型已彻底改变。1951年,印度政府开始大量补贴高产作物(主要是白面粉和白米),以摆脱独立后对外国粮食援助的依赖。这意味着大麦、小米和苋菜等全谷物逐渐被廉价精制碳水化合物取代。
这场“绿色革命”使印度人均精制米面消费量增长近两倍。虽然高产作物曾因提供廉价热量被誉为对抗全球饥饿的重要武器,但其对血糖的影响极其严重。精制碳水的升糖指数远高于全谷物,多项研究证实其会显著提升糖尿病风险,个别研究甚至预测高白米摄入量会使患病几率增加20%。
斯特兰教授总结:“高碳水饮食绝对是关键因素,大量白米和恰帕提面包,再加上印度裔人群独特的脂肪储存方式,共同推高了患病风险。”
伴随饮食变革的,是迅猛的城市化进程。目前约35%印度人居住在城市(1960年代仅18%),预计2030年将升至40%。
研究发现印度城市糖尿病患病率(14.9%)远高于农村地区(9.5%)。
城市环境往往与体力要求较低的工作和日常活动量减少相关,导致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增加。
印度糖尿病危机几乎没有放缓迹象。模型预测到2050年至少四分之一印度人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夸张。
斯特兰教授表示:“在印度,每次我们预测病例数时,即使是最坏的预测,最终实际情况都严重低估了。十五年前的预测显示现在应有约9000万患者,实际数字却高出一倍多。”-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