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20 | 来源: 央视新闻 | 有0人参与评论 | 字体: 小 中 大
被“开盒”的人,有些即便当下没有遭受到骚扰、攻击,这些被挂在网上的个人信息也会像定时炸弹一样埋着各种安全隐患。
检察官介绍,一旦信息被“开盒”,很难消除掉,信息往往被扩散出去,很难恢复原状。
一个名字就可“开盒”
5年内所有个人信息
“开盒”者在网上肆意散布他人信息、隐私,甚至恶意攻击、威胁。
能够被“开盒”的个人信息更是多到令人震惊,包括:
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家庭住址、户籍信息、婚姻状况、社交账号、银行卡交易记录、名下房产及车辆、工作信息、快递地址、开房记录、航班火车出行记录等。
甚至只需要一个名字,就可以“开盒”一个人过去5年的个人信息。
究竟是什么人在网络上实施这些“开盒挂人”行为呢?
境外平台组建群组
揭开利益链冰山一角
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检察院会同网警部门调查发现,参与“开盒挂人”的有一个叫周某的人。
2023年11月起,周某开始活跃在几个专门“开盒”的社交群组,成为管理员,并自己创建“开盒频道”,这些“频道”专门用于公开发布明星、“网红”、社会热点人物的个人信息,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
在此过程中,周某结识了同样从事此类活动的唐某等人。
在本案中,周某等人在“网络开盒”部分个人信息时还附加大量侮辱性评语,甚至组织、煽动他人进行电话、短信骚扰。-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原文链接
原文链接:
目前还没有人发表评论, 大家都在期待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