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 2025-09-24 | 來源: 上報 | 有4人參與評論 | 專欄: 北京 | 字體: 小 中 大
反觀越南,在發展戰略伙伴關系上的手法相當細膩。越南在壹開始將中國、俄羅斯和印度視為最重要的國際伙伴,但在過去9年,越南又新增了美國、日本共9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然而,越南在國防政策上始終堅持“肆不原則”:不參加軍事同盟、不選邊站與某國共同對抗另壹國、不允許外國在本國領土設軍事基地,以及不先發動戰爭。而且越南所謂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並沒有聚焦在國防,還涵蓋其他領域,也就是說,河內是在“廣泛合作”的和平包裝中,將“國防合作”偷偷包進裡面暗度陳倉。
中國雙標原因3:菲律賓政策多變
最後,中國的不滿恐怕也包含菲律賓政治的多變。以杜特爾特在2016年到2022年執政時期為例,由於杜特爾特是減少依賴華府,增加接觸北京,當時的雙邊關系順暢許多,包括在南海共同勘探油氣、以及利用中國的壹帶壹路推進杜特爾特在菲律賓“建造、建造,再建造”的計畫,以改善菲律賓生活品質。然而,這些政策不僅最終未能如願,甚至在小馬可仕上任時,徹底扭轉了雙邊關系。
至於越南,跟中國壹樣是由共產黨執政的威權國家,政策轉變的不確定性低於民主國家,因此北京對越南領導層相當熟悉且安心。這也強化了越南與中國的雙邊合作。
菲律賓應采取中庸之道降低沖突
不過,回過頭來看南海爭議,北京雖然雙標,但並不代表越南和中國在南海就沒有摩擦,或是讓北京停止其主權聲索。只是越南處理的方式跟菲律賓不同。
過去幾年,馬尼拉選擇“透明化”策略,利用錄影與照片階露中國在南海的行為;而選擇“不透明行動”(opacity initiative)的越南,顯然已經跟中國培養出類似於“家丑不外揚”的默契,也就是不公開雙方在南海的摩擦,而是舉行閉門會議處理,以避免情勢升溫。
然而,不管是哪種方式,中國依然故我地聲稱幾乎整片南海都是北京的。
報導指出,但越南的做法至少降低了與北京的沖突,這本身就是壹項不小的成就。與此同時,菲律賓和美國也應該認知到,雖然雙方的安全同盟可能避免了壹場全面戰爭,但卻未能嚇阻中國在南海進行“灰色地帶行動”(gray-zone operations)與其他危險舉動。
馬尼拉和華府應該要先協調好,中國做了哪些事或做到什麼程度,會啟動同盟反應去抵御或回應;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去執行這些抵御或回應行動。雖然對菲律賓來說,采取跟河內壹樣的對中態度無異於投降,但也許可以從這兩種行動光譜中找到壹條中庸之道,同時采取兩者的壹些做法,以達到預期效果。-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原文鏈接
原文鏈接: